北国风光无限好。1996年亚冬会曾在哈尔滨举行;而长春也于2007年举办过亚冬会。如今,哈尔滨再次成为亚冬会举办地。

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行。据了解,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多名运动员参赛,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

体育盛会带来了无比精彩的冰雪运动竞赛,而这些“冷”资源也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热”引擎。


万亿冰雪经济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是亚冬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亚布力阳光度假村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游客量同比增长约20%。哈尔滨市亚布力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春伟表示,当地抓住亚冬会机遇,推进场馆雪道升级、宾馆设施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客房数由1539间增至2473间,床位数达5140个,接待能力明显提升。

根据黑龙江省体育局公布的数据,2024至2025年雪季,群众冰雪赛事活动呈现多元化、井喷式增长。全省县区级以上冰雪赛事活动预计有500余项次,直接参与人数25万人,间接带动700万人次,较上个雪季增长约20%。据黑龙江省工信部门统计,2024年全省冰雪行业预计实现营收54.7亿元,同比增长7.9%。

作为一名资深滑雪爱好者,王蔷在十多年前的雪季都会选择去国外,“近一些的话就是日韩,韩国的釜山、日本的北海道、白马都是以前每年会去的。” 但这几年,王蔷和他的滑雪搭子则选择留在了国内。河北崇礼、东北的长白山以及新疆,是他们组队前往的热门滑雪目的地。“感觉国内各地滑雪场的硬件条件和配套设施都跟上来了,滑雪气氛也很好。”

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北京、河北、新疆等地冰雪体育设施显著增加,上海、广东等南方地区兴建了不少室内冰雪运动场馆。比如哈尔滨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设有8条不同坡度的雪道,常年保持在零下5摄氏度,提供一年四季畅滑的条件。

前述增长背后是相关政策的推动。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8个方面24条举措,以冰雪运动为引领,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表示,在规划层面,将积极推动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等内容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冰雪经济发展制度设计。在政策层面,将围绕吉林长白山、黑龙江亚布力、新疆阿勒泰等冰雪运动资源禀赋突出、国际知名度高的地区,研究通过政策、资金等多种要素保障,支持其打造高质量冰雪户外运动目的地。

冰雪运动带火相关产品

受益于冰雪经济,滑雪服、羽绒服、滑雪手套等装备的销量在这个冬天也迎来了不小的增长。

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和2024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2024年冰雪季,我国各类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2.64 亿人,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从消费端来看,我国各类冰雪运动消费规模已超1500亿元,除了门票、“吃住行”等必需性支出,包含羽绒服、滑雪服、滑雪手套等功能性服饰在内的冬季运动装备已经成为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要消费项目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滑雪鞋服以及周边相关配饰从“小众”走向“大众”。

许多国际品牌都将滑雪系列作为一个业务加码的方向,扎堆在雪季推出滑雪系列的产品。专业运动品牌比如阿迪达斯就专门推出了与冠军选手苏翊鸣共创的单板滑雪服,而一些非专业品牌也在加入混战,比如ZARA也上线了超30款滑雪服,另一家国内的内衣品牌猫人则推出多款滑雪速干衣装备……

2022年创牌、2023年入驻天猫的雪服品牌ISSE MIGGA,在2024年实现了年销售额400%的增长,双11期间,ISEE MIGGA与伯顿、迪桑特等国际品牌同台竞争,一度跻身滑雪服品类TOP 3。另一家主攻女性市场的国产滑雪服品牌VECVEC也在近3年来实现了GMV逐年翻倍增长。

多元化的品牌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以前我们滑雪穿的品牌就那几个专业的老牌,现在我在雪场里经常会看到不认识的品牌。” 王蔷向记者表示。

据天猫平台透露,今年雪季滑雪行业成交同比去年整体增长超40%。其中,国产品牌、细分品类表现尤为亮眼。雪手套和护具品类的成交增速在50%~60%左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天猫滑雪服销量榜来看,前10名中,有7个席位被国产品牌占据,国产品牌已成为滑雪服市场的“主力军”。

(文中王蔷系化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