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时报报道,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波兰总理图斯克举行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新闻发布会。冯德莱恩在谈及与美国关系时表示,关税将直接损害生产和就业,当受到不公平对待或任意攻击时,欧盟将坚决回应。这番表态,加之冯德莱恩近期在对华关系上释放的积极信号,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这无疑是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月4日,冯德莱恩在“欧盟大使会议”上发表讲话,谈及中国时言辞恳切。她强调欧中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管理好这段关系对欧洲未来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冯德莱恩(资料图)

一方面,她提出要重新平衡关系,确保欧中贸易和投资契合欧洲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继续推进“去风险化”策略;另一方面,也着重指出“有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的空间,找到符合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 ,还称“可以在某些领域达成协议,甚至进一步拓展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这对欧洲是有意义的” 。

《南华早报》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分析指出欧盟在为与美国的摩擦做准备之际,正调整对华立场和态度。冯德莱恩在“高度竞争与高度交易化的地缘政治时代”对与北京加强关系持开放态度,其讲话体现出欧委会在对华表态方面“明显的语气缓和”。此前,在达沃斯论坛上,冯德莱恩就曾强调欧美贸易关系重大,欧盟将尽早与美国新政府采取务实接触,同时重申欧盟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谈及与中国有机会“深化关系”。从曾经相对强硬的对华态度到如今的积极示好,冯德莱恩态度的转变十分显著。



冯德莱恩(资料图)

欧盟当下可谓是四面楚歌,困境重重。首当其冲的便是俄乌冲突,这场冲突持续不断,深刻影响着欧洲的安全和尊严。欧盟一心渴望停火,可美国却不断煽风点火,加剧矛盾,致使欧盟很难找到俄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冲突直接引爆了欧洲能源危机,廉价天然气供应中断,给欧洲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

以法国、德国这两个欧盟主要经济体为例,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它们的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直线下降。德国汽车制造业,长期以来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能源成本的急剧增加,使得生产成本大幅攀升,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德国汽车出口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出现明显下滑,许多车企不得不削减产能、裁员应对。

美国的态度也让欧盟如芒在背。特朗普扬言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其意图昭然若揭,就是想迫使欧洲的实体产业向美国转移。一旦大量产业转移,欧洲的失业问题必将雪上加霜。不管是拜登还是特朗普,都对欧洲的能源市场虎视眈眈,妄图把欧洲能源市场完全掌控在美国手中,让欧洲购买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这次可能的关税举措,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后,急于拓展海外市场,欧洲便是其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关税等手段,试图挤压欧洲本土能源企业的生存空间,让欧洲更加依赖美国能源。



冯德莱恩(资料图)

此外,欧盟内部也纷争不断。传统右翼势力崛起,使得许多决策在欧盟内部难以达成一致。以往欧盟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十足、影响力巨大,可如今内部矛盾丛生,曾经的优势地位已大不如前。在一些关键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各成员国之间分歧严重,导致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效率大打折扣。

中欧之间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在贸易领域,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欧双边贸易额突破7400亿欧元,这一庞大的数字彰显出双方贸易合作的强劲动力。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在制造业领域,从基础制造业到高端装备制造,都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欧盟则在高端制造、科技研发等领域优势显著,如德国的精密机械制造、法国的航空航天技术等。双方在经济上互补性极强,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产业合作来看,汽车领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方向。欧盟的汽车制造技术先进,在发动机技术、汽车安全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有着广阔的汽车消费市场和不断提升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能力,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双方可以在技术共享、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发展。



冯德莱恩(资料图)

在绿色能源领域,中欧都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发电设备制造方面规模庞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欧盟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制定、技术研发等方面经验丰富。双方可以在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共同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在全球治理层面,中欧也有着共同的诉求。面对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全球性难题,中欧都主张通过多边合作来解决。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双方都承诺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发展。中国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欧盟也制定了严格的碳排放目标和政策。双方可以在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方面加强协作,共同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中欧都倡导自由贸易,维护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共同抵制贸易霸凌行为。

如果欧盟能够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与中国加强合作,不仅可以缓解自身面临的经济压力,还能在国际舞台上增强自身的话语权。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欧盟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资源以及更多的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可以为欧盟的高端产品提供广阔的销售空间,中国的制造业能力也可以为欧盟提供优质的基础产品和零部件。



冯德莱恩(资料图)

但如果欧盟继续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追随美国的对抗路线,不仅会错失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发展良机,还可能使自身经济陷入更深的困境。毕竟美国的一些政策,如关税政策、能源政策等,更多考虑的是美国自身的利益,而非欧盟的利益。美国在过去的贸易政策中,多次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对欧盟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损害了欧盟的经济利益。

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欧盟能否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积极主动地与欧盟沟通协商,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欧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双方,也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期待在未来,中欧能够携手共进,开创更加美好的合作局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