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新春佳节,朋友聚会,大吃大喝少不了。很多朋友会出现腹胀、腹泻、不消化、甚至还会伴随便秘的情况。


俗话说“胃三分治七分养”,想要胃好,就得学会养胃,而中脘穴,自古便有“养胃第一穴”之称。《循经》一书对中脘穴功用的评价很高,提出:“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胃疾良药不如中脘一按


穴位位置: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大约一个手掌并拢时的宽度),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

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募穴直管这个脏腑问题),还是六腑精气所会。为小肠经、三焦经、胃经、任脉交会穴,与4条经脉相通,是胃运行的灵魂枢纽。

所以,中脘穴能调理所会经脉之疾患,尤其善于调节脾胃疾病,是治疗胃部疾病第一大穴。

《甲乙经》里提到:“胃胀者,中脘主之。”临床上,中脘穴常用于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饮食不化、肠鸣、泄泻等。中脘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消化不良者可以消导积滞,对脾胃虚弱者则可以健脾和胃。

不同养护方法 功用各异

艾灸法-健脾和胃


艾灸中脘穴,能借助艾条温热的力量对经络进行传导。对于寒凝所致的呃逆、呕吐、腹泻等,都有一定改善作用。

临床经验表明,不论胃热胃寒,胃痛胃胀,都可重灸中脘,阳明实热除外。

具体方法:将艾条点燃,放在中脘穴上方约3厘米处,灸至皮肤红晕,每次灸15分钟左右即可。

点按法-缓解胃痛


中脘穴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是胃气汇聚的大本营,有调和胃气,缓解胃痛的作用,在胃痛时采用中脘点按法效果更佳。

具体方法:拇指放在中脘穴处,指腹用力进行点按,力度适宜,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按,反复进行5~10分钟。

推揉法-消食化积


推拿中脘穴助腐熟转运,能帮助消食化积。在发挥消积化滞、调理中焦、补益中气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能预防和治疗饮食积滞导致的腹胀等症。

具体方法:用掌根从天突穴开始向下直推到中脘,继续向下到肚脐。

特别提醒:孕妇禁止刺激中脘穴。

参考文献:
[1]战文翔等. "中脘穴的古今应用与研究." 针刺研究 31.005(2006):311-313.
[2]佚名. "最实用的养胃方法."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2).
[3]无. "养胃、防胃病可以按摩两大穴位." 当代医药论丛 12(2013):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