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
且“年味儿”十足的假期
这个寒假
我市各学校结合“双减”背景
探索寒假作业新模式
精心设计了一系列
融合语、数、英、音、体、
美、科学、劳动、实践课程等
多学科的寒假作业
让同学们在假期中既能充实自我
又能深度体验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
跨学科“作战”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西安市太元路学校的老师们匠心独运,为孩子们打造了一系列学科融合、实践创新的特色寒假作业。在语文的世界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富有生命力。它们组合在一起,编织成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别出心裁的数学寒假实践活动,打破传统的枯燥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英语学科突破传统界限,与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分别碰撞、交融、共生、相汇。这些有趣的创意作业,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知识与生活激情碰撞的奇妙之旅。
西安长安兴华小学设计了融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寒假作业“套餐”,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寒假“作业菜单”。假期里,学生们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了年夜饭的美好,定格了“合家幸福”。收到的压岁钱如何管理呢?同学们运用统计表的数学知识,动手设计、记录并规划了压岁钱的使用。还有别具一格的英语作业,灵动的图案、鲜活的色彩,锻炼了孩子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新第四小学的孩子们将自己对蛇年的美好祝福展现在一幅幅童趣横生的英语寒假实践作品里,“蛇”么都好。一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利用手中的画笔展开了想象的画卷,为大家送来了新年祝福。四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学以致用,分别将自己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手工制作中,各美其美。有趣有料,创意无限。孩子们"蛇"么都好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新年的祝福和期许。
沣东新城第一初级中学的孩子们结合寒假特点,将年味与生物和化学交融,通过创意手抄报、趣味分子模型、化学小视频等方式呈现。打破了传统作业的枯燥模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创作紧密结合,感受物理、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非遗年里寻非遗
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金蛇跃春,探寻非遗魅力。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的同学们走进陕西非遗文化的奇妙世界,他们深入了解剪纸、秦腔、皮影戏等非遗项目,近距离观看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纷纷立志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初2026届学子们深入生活,探寻身边的非遗文化。孩子们拿起剪刀,发挥想象,将对新年的祝福和对生活的祈愿,凝结在精巧的镂空图案之中,每一个花纹、每一处弯折,都诉说着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文化密码。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的同学们在假期里围绕“红领巾爱祖国,欢乐迎接中国年”主题,参与“年味里的中国”“非遗里的中国”“足迹里的中国”德育实践活动。大家深入了解春节习俗,体验非遗魅力,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书香“润”蛇年
“阅读越成长”
西咸泾河泾华学校的同学们在寒假期间广泛阅读,从经典名著到科普读物,从历史故事到现代文学,用读后感和手抄报等形式,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阅读的乐趣与收获。
西安经开第十二小学的同学们在这个假期里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让故事的温暖驱散冬日的寒冷。同学们沉浸在课本的知识海洋中,在阅读中拓展视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成长不“打烊”
见证假期中的成长
西安高新第二小学的同学们在春节前化身清洁小能手,擦拭桌椅、清扫地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清洗、收纳、整理房间......在家务实践中,一点点成长。厨房里,大家系上围裙,跟着长辈学习制作美食。从包饺子时的手忙脚乱,到逐渐包出漂亮的饺子;从炒菜时的小心翼翼,到熟练地翻炒颠锅,一道道饱含心意的菜肴出锅,成为假期餐桌上独特的风景。假期劳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掌握了生活技能,更深刻体会到长辈平日操持家务的不易,为成长留下了充实而有意义的印记 。
航天基地富力城黄河小学的孩子们假期体验“小当家”,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扫地、洗碗、整理房间、置办年货等,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与担当。为了增添节日喜庆气氛,孩子们还自己动手制作春节挂饰,领略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培养审美素养与动手能力,为蛇年新春增添绚丽色彩。
寒假期间,
大家在知识里成长,
在文化里寻根,
在劳动中蜕变,
收获满满。
希望同学们将这些美好的经历,
和这份努力与坚持,
转化为逐梦的羽翼,
在新的学期,继续 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