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脑洞大开、突发奇想,又“开发”了一个国际新热点。2025年2月4日,特朗普在白宫会晤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时称,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应被永久安置在别处,而美国将长期接管加沙地带并进行开发。

特朗普在做这番表述时,罕见地没有脱稿演讲,而是一直在低头念稿。这说明他是认真的,不是信马由缰、信口开河、心血来潮。


2月4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内塔尼亚胡会晤后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特朗普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认为可以把它(加沙)变成一个国际化的不可思议的地方。我认为加沙地带的潜力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让加沙成为‘中东的里维埃拉’(意指可提供高质量生活娱乐环境的海滨度假胜地)。”海滨度假胜地,太美轮美奂了!特朗普雄心勃勃,不愧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思路,这是要把加沙打造成另一个迪拜啊!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说:“让美国再次伟大,让加沙再次美丽。”


1月27日,在加沙地带努赛赖特,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启程返回家园

今年1月25日,特朗普首次抛出“清空”加沙地带设想,称希望埃及、约旦接收并“暂时”或“长期”安置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阿拉伯国家联盟以及埃及、约旦等国随即表示强烈反对。


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地图。

从“清空加沙”到“接管加沙”,特朗普的这一设想,最为紧张的,莫过于埃及和约旦这两个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亲密盟友,他们反对得也最为强烈。为什么呢?

先说约旦。

1967年,被以色列人赶得走投无路的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带领4000多名巴解士兵和40万巴勒斯坦难民东向约旦寻求庇护。约旦国王侯赛因看在同宗同族的份儿上,好心收留了他们。


有“不死鸟”之称的已故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

但侯赛因国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约旦境内站稳了脚跟的阿拉法特及其领导的巴解组织,俨然成为“国中之国”。阿拉法特还以约旦为基地,不断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忍无可忍的以色列最终在1968年对约旦发动了报复性打击。约旦国王侯赛因这时肯定在心里说了一万遍:我好冤!


约旦示意图。

而且巴解组织利用约旦领土不断实施恐怖袭击,包括1968年一口气劫持了5架民航客机,并且鸠占鹊巢、反客为主,企图颠覆约旦国王侯赛因的政权。约旦政权的安危遭到了极大的反噬。

这时,侯赛因国王终于忍无可忍了,在取得了英美同意后,以武力镇压了巴解组织,而且约旦的老对手以色列这回也帮了侯赛因国王一把,约以联手把巴解组织逐出了约旦国境。那时候尚处于特殊年代的中国,天天在报纸上愤怒声讨“约旦反动派”镇压巴勒斯坦人民。


约旦已故前国王侯赛因。

巴解组织和巴勒斯坦难民被逐出约旦后,又涌进了另一个阿拉伯兄弟国家黎巴嫩的南部。此后,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土地上又重演了一遍在约旦鸠占鹊巢的一幕。残酷至极、长达16年的黎巴嫩内战,由此展开了。原本是中东最富裕国家之一、有着“中东小巴黎”美誉的黎巴嫩,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乱和动荡。


黎巴嫩示意图。

巴解组织不但没有解放自己,却成功搞残了两个阿拉伯同宗兄弟——约旦和黎巴嫩。

再说埃及。

一句话来说,就是埃及和哈马斯是有仇的。

哈马斯原本是穆斯林兄弟会的巴勒斯坦分支。1928年起源于埃及的穆兄会也有长达近百年历史了。自从1952年纳赛尔总统宣布取缔穆兄会后,埃及几十年来的大多数政府都是视穆兄会为非法组织的。

埃及建立共和制之后的历任总统,从纳赛尔、萨达特,到穆巴拉克,都奉行较开明的世俗化政策,将激进宗教组织穆兄会宣布为非法组织,自然也就不待见哈马斯。但埃及也曾与哈马斯有一段“蜜月期”,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次年,与哈马斯颇有渊源的穆斯林兄弟会赢得大选,穆兄会成员穆尔西当选埃及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大大促进了埃及与哈马斯两方的关系。


埃及开罗解放广场。(摄于2016年3月23日)

这段蜜月期只维持到2013年,这一年的7月初,时任国防部长的塞西将军推翻了穆尔西政权。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克里对塞西政变推翻穆尔西持默许态度。8个月后,埃及开罗紧急事务法院发布判决,临时禁止哈马斯在埃及境内的一切活动,并将其定性为“恐怖组织”,埃及军方还封锁了所有向加沙输入商品的走私路线和地道。


埃及前总统、穆兄会成员穆尔西。

而埃及军队、情报部门历来与美国的联系十分紧密。几十年来,埃及军队中的精英,都是从美国的军校进修或者培养出来的,今天的塞西总统就是一个例子。再加上埃及武装部队当中的高级将领,长期在西方国家接受培训,思维里都是世俗主义的政治和生活方式,而不是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政治和生活方式。所以,今天的塞西政府,在意识形态上与哈马斯格格不入。


埃及总统塞西戎装照。

而且,埃及也害怕哈马斯通过口岸走私武器,或者与西奈半岛的一些反政府武装勾结,袭击埃及军队警察。如果这200多万加沙百姓去了埃及,他们会很自然地同埃及社会当中的穆兄会组织建立起紧密联系,很快就会做大成势,这会直接对埃及的政治、政权安全和稳定构成威胁,所以这是埃及塞西政府断然不能接受的红线。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各国,尤其是海湾的阿拉伯君主国,十分警惕哈马斯势力一旦外溢扩张,会在伊朗的支持下对阿拉伯各国搞“革命输出”。


埃及卢克索公路边上的埃及总统塞西的画像。本人摄于2016年3月27日

所以,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埃及一方面在道义上反对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但另一方面,埃及更不愿意哈马斯坐大并渗透入埃及,而始终保持着对哈马斯的警惕和严防死守。埃及一方面出于人道主义和同族同胞的感情,对加沙的难民进行了援助;另一方面却严守拉法口岸,严防巴勒斯坦难民的涌入。


加沙地带示意图。拉法口岸是埃及与加沙地带接壤的口岸。

说到底,是因为有了约旦和黎巴嫩被巴勒斯坦兄弟“搞残”的前车之鉴的教训,阿拉伯兄弟们都怕祸水外流,现在的埃及、约旦政府才对加沙地带这200多万人严防死守。因为他们被“巴勒斯坦兄弟”吓怕了,他们深知“巴勒斯坦兄弟”不是什么善茬,这绝不是一帮善男信女,埃及和约旦不愿意让“农夫与蛇”的故事重演。毕竟,最了解阿拉伯人的,还是阿拉伯人。所以,我们看到,自从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公开表态支持哈马斯,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对哈马斯提供实质性援助,更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主动下场帮助哈马斯。这也成为阿拉伯国家道义上支持巴勒斯坦兄弟,但不愿提供任何实质性援助,导致巴勒斯坦问题长期边缘化的原因。


2月4日,加沙地带边境以方一侧,约旦士兵从直升机上卸下救援物资

所以,特朗普想把加沙这个包袱甩给埃及和约旦,这是一厢情愿的简单思维,没有考虑其他国家的感受和切身利益。人家怎么会愿意把这个祸水往自己家里面引呢?这个脑洞大开的设想,能不能实现,很难说,因为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盟友(尤其是埃及、约旦)一定会强烈反对,所以实现的前景尚不明朗。最好的办法,是一个折衷的方式,加沙实现国际共管,由埃及、约旦、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以色列、巴解组织来共同管理。但是,一定不能有哈马斯的位置!


2月5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会见到访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