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优选消费者报告
春节期间,您吃的肉多吗?其中红肉的比例高吗?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在长达43年的数据跟踪调查中发现,吃加工红肉多的人,比吃的少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13%。
该研究报告于2025年1月1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杂志《神经病学》。参与此项研究的机构包括:美国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分院、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
本研究纳入了133771名基线平均年龄为49岁的参与者,其中11173人在跟踪了43年后被诊断出患有痴呆症。
研究表明,如果以一块肥皂大小的红肉为参照物,那些每天平均吃四分之一份加工红肉的人,与每天吃不到十分之一份加工红肉的人相比,患痴呆症的风险高出13%。
其实加工红肉不仅与痴呆症呈正关联,它还与其他疾病的风险紧紧挂钩。
2022年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也曾对全国四省10003名 55 岁及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其结论是,成年人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水平与帕金森病前驱期(帕金森病前驱期是指在帕金森病典型症状明显出现之前的一段时期,此阶段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一些非运动症状或轻微的运动症状。英文缩写PPD)风险水平相关,较高的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可能是 PPD 的潜在危险因素。
而在2023年5月,香港大学的一个团队做了一项研究,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上。研究进行了70项、总计600多万人群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红肉消费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所谓红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纤维层呈现为鲜红色的畜肉。但鸡肉、鸭肉及禽类野味不属于红肉。
而加工肉是指经过改良以延长其保质期或改变口味的肉,主要加工方法有熏制、腌制或添加盐或防腐剂。
纯肉碎并不算加工肉,但培根、香肠、热狗、腌制肉肠、鲜牛肉、肉酱及火腿都是加工肉。
红肉之所以被各国科学家视为健康大忌,主要还是因为其过高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与前述各种慢性病扯上了关系。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吃肉与健康的平衡?
首先, 吃得适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推荐的肉类消费标准是每日120克~200克。如果以最低的120克/天计算,每年的肉类消费应当是43.8千克;以最高的200克/天计算,每个成年人年肉类消费应不超过70公斤。
其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中建议: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常见的水产品包括鱼、虾、蟹和贝类,此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
中国人现在不愁吃了,但如何吃得健康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