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骗你,日本人真的吃不起饭了。

去年下半年,日本超市内一袋5公斤的大米,价格约为2000日元(95.3元人民币),很贵了是吧?

现在呢,价格已经涨到了5000日元左右(232元人民币)。

我随手翻了一下阿里天猫,5公斤的东北米,质量不算差了吧,20-40块钱的要多少有多少。

日本人看了,那还不破防?

1月17日,一名忍无可忍的日本低保户大姐在X上吐槽:2月起,10kg大米8000日元,日本完了。这大姐的低保费大概8万日元/月。米价这么个涨法,她真没法活了。

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前年日本的酷暑天气,此后的南海海槽地震警戒,以及去年八九月份的台风灾害,导致了大米减产。

打脸来得很快,日本大米出口到美国大米,都比本土卖的更便宜,5kg日本大米目前在美国的平均报价是21美元(约3199日元),你让日本人怎么不破防?



说了各位可能不信,日本大米在全球售卖的价格都低于本土,从美国到阿联酋,从英国到土耳其,都是在低价销售。

所以,日本官方说的自然灾害、成本问题、产量问题,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大米这玩意儿,是非常高产的,养活1亿日本人绰绰有余。如今缺衣少食的局面,还得多谢日本农协。

日本农协管理整个日本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旗下还有如“农林中央金库”(Norinchukin Bank)的金融机构负责储蓄和贷款等信贷服务,以及“全国农业者农政运动组织联盟”的政治团体负责参与选举活动,是日本选举的票仓。

农协一直有推行的高米价思路(西瓜、蔬菜、牛肉也贵得离谱),也一直被日本zf视为重点农业政策,大大的支持,所以农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那么这一波大涨,又是咋回事?

说出来你都不敢相信,日本农协旗下的农林中央金库,投资了美债巨亏。

这涨价的原因,真是离了大谱。

不禁让我想起一个冷笑话:

小明很喜欢吃菜包子,一天去买的时候发现涨价了,就问老板“包子怎么涨价了”?

老板说:“因为肉价涨了”。

小张就问:“可我要买的是菜包子啊!”

老板说:“因为我要吃肉。”



据悉,农林中央金库的本次亏损,是由于欧美利率上升导致债券价格下跌,该银行豪赌欧、美债出现巨亏,账面损失为1.5万亿日元(约700亿人民币)。

因为日本农协投资失败,要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所以一边出口大米赚钱,一边在国内提高价格,找国内的消费者买单了。

上面说的亏损,估计只是账面数字,真实亏损了多少谁也不知道。美元潮汐带给日元的压力,远超带给人民币的压力。

日本米价是中国的3倍,并还在增长中,但居民收入可不会比中国高5倍。日本人享受了比美国更高的物价,收入又远不如美国人。

所以日本现在是真心吹不动,过去30年的经济平稳期,主要是靠中国市场硬撑起来的,现在中国一升级,日本的存在感就直线下降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