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斯塔默上台后,中英关系开始有了好转的迹象。他领导的工党政府,正如竞选时所说的那样,对华开启了全面接触,中英各领域的对话,和过去几年里保守党政府相比,频次明显增加。继英国外交大臣打前站后,英国财政大臣里斯夫又于1月中旬访华,与中方在财金领域达成了69项互利合作。
众所周知,经济合作需要良好的政治氛围,中英能够在财金领域达成如此广泛的合作,充分说明双方从战略上,或者说可预期的未来,有意向深化双边合作。当然,这更多的还要看斯塔默政府怎么选择。
因为中方对英国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双方并无根本性利益冲突,合作空间广阔。但英国往往容易受美国干扰,在对华政策上做出不符合彼此利益的选择。此前斯塔默政府也直言,将在经贸等领域与中方加强合作,在地缘、安全等议题上,将继续保持强硬姿态,这就注定中英关系缓和,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事实证明,外界的担心不无道理。就在中英关系向好发展之际,英国却在最为敏感的台湾问题上挑事。据台媒报道,近日英国所谓的“驻台代表”邓元翰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英国海军舰船将继续定期使用所谓的“过境权”,包括过航台湾海峡。他还称,拥有同样能力的国家,也应该采取类似的行动,以维护“自由航行”的重要性,不应该担心大陆可能发起的反制,而限制自身与台湾地区“发展关系”。
如果说英财政大臣里夫斯访华期间,英国议员图根哈特窜台,只是个别英国政客发出的杂音。那么作为英国政府委派的所谓“驻台代表”,邓元翰的这番话,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英国政府的立场。
英国会这么做,倒也不令人意外。在竞选期间,斯塔默就曾就涉台议题发表过不当言论。此前,英国军舰也曾有过穿航台海的记录。例如2021年,隶属“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里士满”号护卫舰过航台海,期间还有起降舰载直升机的挑衅举动。去年2月份,一艘英国巡逻舰再度穿越台湾海峡。所以在台海议题上,英国可以说是惯犯。
那么为何英国要一边与中方加强经贸合作,另一边却要在涉台议题上挑衅?答案很简单,为了推动经济复苏,英国现在的可选项并不多,尤其是在特朗普回归的背景下,英国还将面临来自美国的关税压力。此时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几乎成了必选项。
但在外交以及安全领域,英国的“全球英国”战略,仍然依附于美国。现在的英国,各方面的影响力大不如从前,为了维护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便需要在敏感的地区议题上刷存在感。而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英国则需要跟在美国身后搞小动作。
由此可见,尽管斯塔默政府有意改善中英关系,但实际上英国对华政策仍然充满了两面性。但无论英方打得什么算盘,都应当清楚的认识到,中英关系改善的前提是互相尊重、互利共赢,“政冷经热”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