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走的第一年春节,大伯返程不久让我回家一趟,我打开门后哭了

虽然爷爷已经走了4年了,这几年我们生活的还算是可以,但是想起来爷爷走的第一年的那个春节,最难的可能就是大伯了,而最平静的可能就是奶奶了!

只是啊,春节结束之后,我们都返程,奶奶一个人在家里生活,那次我回到家,看到奶奶的模样,拍了一张照给大伯看,大伯看了之后,也摇了摇头,说了一句很无力的话!

而我那次回家,看到奶奶的那一幕,也是哭了起来!



1.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家,大家觉得没有爷爷更好!

爷爷这个人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在家一直务农,但哪怕务农一辈子,也种不好地,今年种麦子可能把种子弄少了,明年种麦子,他还是会把种子给弄少。

我小时候,那个年代种地全都是靠人工耕种,别说是三亩地还是六亩地,就是前面几个人拉着绳子,后面一个人扶着工具,就这么耕种。

干一天的活,已经累的气喘吁吁。

然后这个时候我们就怕爷爷说一句“哎呀,弄错了,重新来!”

然而,作为一个老农民,几乎每次种地,几乎每次收割,他都会做错很多事情,都会弄错很多事情。



然而我们谁也不敢说话,他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因为但凡我们顶嘴,他就会拿鞋打我们!

我是晚辈,倒也还好一点。

像大伯二姑三姑他们,几乎都是被爷爷打着长大的,甚至三姑都有了孙子,哪怕已经结婚这么多年了,爷爷只要喝醉酒,只要心情不高兴,只要做的饭不合自己胃口,他就会拳打脚踢,后来可能收敛一点,不打人了,改成骂人!

他骂人很厉害,很严重,所有人都被他骂过,包括他的儿媳妇,也就是我的大娘或是我的婶婶们,几乎都被他骂过。

有时候大娘就很无语,明明是他的错,但他也会把错放在别人身上。



比如说过年的时候买春联,多少个门,多少个院子,这其实都是固定住的,也不可能发生改变,但是在我印象中,买春联的事情从来都是他来干,但是从来都没有买对过。

不是少了几个春联,就是多了一 堆 春联,这么多年,从来都是如此,一点没有变化过。

但不管是买多还是买少,在年夜饭的时候,他都会借着酒劲把我们所有人骂一遍。

像这样的日子,我从小就经历。

很多时候,我们大家都觉得,爷爷是个没有本事的人,但偏偏要当家,什么事情都要听他的。

大伯盖房子那一年,从拉土垫宅基地到买砖买瓦,所有所有的事情,都是爷爷主持,大伯不想让他参与进来,可爷爷偏偏不听。



最后砖多买了2万块,压根就用不完,而且大伯本身就没钱,盖房子全都是借钱盖得,他的本意是能省一点是一点,但是爷爷在买砖的时候,就是因为卖砖的人请他喝了点酒,所以他把库存都要了。

多买了2万块的砖,想退掉的时候,人家窑厂也倒闭了!

盖房子的时候也是如此,房间多大,卫生间多大,都要听他的,结果,一个厕所弄了两间房子,搞得没有洗浴的地方,最后在楼道里搭出来一个洗澡间,而且味道很大。

因为这件事,大娘怨恨爷爷很久很久,说他没事找事,说他什么都不懂,还喜欢瞎掺和。

然而,大娘一吐槽,倒是惹到爷爷了,爷爷气的不吃饭,甚至打电话让大伯跟大娘离婚。



像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

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都觉得,爷爷绝对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别看活了几十年,如果不是因为他是长辈,可能很多事情,大家都不会听他的。

然而,就是这样大家觉得他一事无成,可偏偏在他去世的第一个春节,大伯慌得不行!



2.

对于上一辈的人来说,他们到了现在还是那样,大年初八出去打工,到了腊月28才从外地回来,一年,也就只有年底才回来!

而那一年,大伯和叔叔姑姑们,却中途回来了!

因为爷爷走了!
他走的很急,属于那种你压根就来不及反应的急。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意外。

因为爷爷的身体很好,别看70多岁了,能骑车子赶集,能够在庄稼地头干活,能够下地除草。

但就是这样的人,竟然发生了意外。

早上起床,刚走到院子里,人就倒下没有了呼吸。

而大伯和姑姑他们赶紧从外地赶回来办葬礼。

那是我见过大伯最慌的一次。



他似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全都是依靠村里的长辈指导在做事情。

大伯也是几十岁的人了,尽管说一年到头不在村里参加红白事,但总是见过人家做红白事的吧,而且年龄这么大了,有些事情,应该会处理的很好吧。

但偏偏,并没有。

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大伯路程比较远,回来需要15个小时,他在接我的电话的时候,声音都是颤抖的,而且语无伦次。

我是第一个回家的,可是我毕竟是个孩子,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想询问大伯的意见,大伯却说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让我问问奶奶。



而那个时候的奶奶,已经处于崩溃的状态,她一点反应都没有,人是呆呆的。

我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先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到了晚上,大伯回来了,他也是忙的不行,所有的事情都是问长辈问村里的其他人。

葬礼结束之后,我见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抽着烟,一句话都不说,那衣服湿了一次又一次。

我知道,意外来的太快,他可能没有反应过来,然而到了第一年的春节,让我见到了,其实大伯真的什么都不懂,其实爷爷就算是什么也不懂,也比我们这些人强很多。



3.

我们这些年,过年是放在一起过的,大家都来我家过年。

爷爷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他办年货,毕竟大伯三叔小叔他们回来的晚,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年底,已经没有时间去办年货。

这么多年,都是爷爷和奶奶去办年货,或者就是爷爷去。

一般都是大清早他开着三轮车去买菜买肉买鞭炮之类的,买回来一大堆,然后在年三十的时候,几家人分一分,各自回家过年,到大年初一的时候才来给奶奶拜年。

年前,从进入腊月20之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

比如说炸丸子,炸鸡和鱼,比如说要烧香,比如说要提前买好过年走亲戚的礼物等等,以及大馍和枣山。





这两种,是我们这里的特点。

如果是走亲戚,那就是拿大馍。

如果是二姑三姑来走亲戚,我们要回礼回枣山。

以前,这些事情大伯他们都没有操心过,全都是爷爷来弄。

可这一年爷爷不在了,奶奶也没心情,大伯是家里的长子,所有的事情轮到他弄的时候,他慌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不知道多少家亲戚要弄多少的礼。

手忙脚乱。

一会去问问奶奶应该炸丸子还是应该煮肉,一会问奶奶是要扫房子还是去上坟。

在这一刻,大伯就像刚学会骑自行车的人,以前是爷爷在他背后帮忙扶着,大伯大胆的骑车子,但是现在爷爷不给扶了,他有点慌,不知道该怎么骑车子了。

那个年,可以说是过的兵荒马乱,可以说是把大伯给难为的不行。

奶奶呢,心情好一点的时候,就坐在厨房门口看着大伯他们干活。

有时候奶奶实在是看不下去,就跟大伯说,应该怎么做比较好,怎么做比较方便,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等等。

大伯笑了。

跟奶奶说“娘,我不会,你教我吧。”

奶奶摇摇头“唉,我要是走了呢?”

这话一出来,我们所有人都沉默了!



4.

最近几年,大家很忙,返程的也比较早,甚至在大年初二的时候,就看到有人返程,到了大年初八,村里几乎是看不到什么外地车牌号了。

这几年,大伯倒是变化很大,返程比较晚。

爷爷走的第一年,他不放心奶奶,想着带奶奶走,但是被拒绝了。

奶奶说,自己在老家生活挺好的,没事可以在院子里种菜,吃过饭可以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哪个邻居路过了,还能够说说闲话。

如果去外地,人生地不熟,而且大家都去上班,她只能在出租屋里坐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看劝不动奶奶,我们就陆续返程了。

大伯也走了。

大概是走了一个周左右,大伯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一趟,说奶奶最近老是不接电话,让我回家看看怎么回事。



我也在外地,只是相对而言,我离家近一点。

就像大伯回家需要15个小时,我回家需要8个小时,这就算是离家近。

那天我回到家,随后拍照一张给大伯发过去,没想到他也很难受。

村里没人了,奶奶吃过饭自己坐在厨房里发呆,看到我回来后,先是激动,后是平静了起来。

我看着奶奶,虽然只是几天没见,但感觉她苍老了很多,奶奶呢?像是很意外的看着我,她或许不敢想象,这刚走没几天,怎么就回来了!

我看着她吃剩下的泡面,看着锅还没有刷,我的眼泪瞬间就出来了!



我把照片发给了大伯,大伯也很无奈。他说前几天从老家回到自己的出租屋,吃着奶奶给他装的花生、麻叶、丸子和大馒头,他也觉得这个年过的很快很快,人一眨眼,就到了自己的出租屋了。

他说,如果不是为了孩子,如果自己没有家,就一个人生活,他断然不会出去打工的。

但是没办法。

奶奶努力的把他养大,给他盖房子娶媳妇,就是想让他过的好一点。

他现在出去打工,也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的好一点!

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奶奶一个人坐在厨房里哪里也不想去,我看着院子里过年放炮留下来的红色炮衣以及墙上挂的已经冻干的鱼,感觉年就在眼前,但年又过去很久了!

对于打工的人来说,大年初八开工之后,这一走就是一年。



对于家里的人来说,过了大年初八,又要等一年,等春夏秋冬,等花开花落,等候鸟飞回再飞走,等老树发芽再落掉的时候,年前出去的那批人,就该回来了!

但就像大伯说的那样,他真的担心奶奶会像爷爷一样,走的突然,走的猝不及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