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帅
编 / 黄梦婷
2025的中国体育,在哈尔滨「过年」。
在大年初十的春节档,哈尔滨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盛大开幕,为中国体育的冬季篇章增添了一抹亮色。开幕式上,小女孩手提冰灯,经历了「启梦、追梦、圆梦」的旅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奥运冠军张虹一起滑行,最终由张虹点燃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主火炬塔,「雪韵丁香」的冰灯之光与亚冬会的火焰交相辉映,传递出点亮亚洲的美好寓意。
三年前,北京冬奥会的「雪花微火」点燃了神州大地的冰雪热潮;三年后,「三亿人上冰雪」正在从构想变为现实,「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更为华夏的冬日增添一份活力与欢畅。
作为前承2022北京冬奥、后启2026米兰冬奥的节点赛事,哈尔滨亚冬会,不仅深度激活了东北的冰雪产业资源富矿,也必将推动我国的冬季运动迎来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新时代的亚冬会对于中国冰雪产业意义几何?在冰雪运动的科技赛场上,又有谁能为中国健儿带来竞技加成?再回哈尔滨的亚冬会,能否重现北京冬奥的市场热潮?答案,正在揭晓。
「尔滨的雪」打响体育新年,
亚冬会对中国冰雪有多重要?
东北亚地区坐拥世界级的冰雪运动目的地集群。过往8届亚冬会其中7届由中日韩三家包圆,展现了这里得天独厚的优质条件。但受制于多方面原因,在2017年札幌亚冬会结束后,亚冬会一度陷入停摆。
而这场时隔8年的重启可谓恰逢其时。中国的冬季体育事业自2022年后的崭新局面,需要新的大赛承接与延续;东北的冰雪产业在过去二十年完成的换代更新,也需要新的大赛展示和检验。
从确认承办到正式开幕,短短580天,「拥有史上最短筹备期」的哈尔滨完成了体育产业的又一个「中国奇迹」。老的场馆翻新了、旧的设施改造了,甚至连一所小学的冰场都达到了国际标准。多种绿色低碳的创新应用,则让东北的冰雪产业愈发「纯净」。
产业溢出效应在开幕式前就已显现。就在这个还未结束冬季,第二十六届冰雪大世界总入园人次早早突破200万,在书写崭新纪录的同时,借亚冬会让哈尔滨的冬季文旅完成了新一轮迭代升级。
1996年亚冬会,杨杨、陈露、申雪、赵宏博等多位中国冬季项目的一代领军人物就是在哈尔滨崭露头角,开启了中国冰雪的光荣传奇。而今年,中国队也来到了为2026冬奥会储备力量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新的大赛进行「摸底测试」。
欣慰的是,高亭宇正值巅峰,徐梦桃宝刀不老,刘少林、刘少昂、林孝埈三大短道高手终于合体,张可欣、张小楠等新鲜血液只等亚冬舞台检验。
而本届新加入的冰壶混双、滑雪登山、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双人同步等项目,也实现了向米兰冬奥的看齐。厉兵秣马的中国冬军,将在哈尔滨率先绽放。
冰雪赛场更是科技战场,
中国品牌怎样「助力中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同于传统竞技项目,冰雪运动的一大独特魅力就在于人对装备的「驾驭」和装备对人的「护持」。也恰恰是这种「人与装」的紧密联接,让冬季赛场成为了各大品牌比拼科技创新实力的「高峰战场」。
因此,在本土举办的亚冬会还有一个尤其值得产业界深挖的「隐藏看点」——哪家品牌,能为中国健儿提供最强的科技助力?
北京冬奥会上,作为中国体育老朋友的安踏就曾以多项冰雪创新科技惊艳世界,三年后的哈尔滨亚冬会,安踏也如约再次成为国家队的信赖之选。
在昨晚的亚冬会开幕式上,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宁忠岩和自由式滑雪远动员刘梦婷担任旗手,率领中国代表团步入现场。代表团成员都身着安踏领奖服以自信昂扬的姿态亮相,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代表团进场
事实上,安踏的亚冬会同款装备在开幕式前就已通过各种开箱和路透引发热议,大白羽绒服和领奖服更让一众装备发烧友直呼「戳到了心趴上」。
而这其中的科技创新更是给民族品牌争光。室内领奖服用的是安踏自己研发的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安踏膜(Aerovent)」,这种材料的设计打破了国外在防水透湿材料领域的技术垄断。室外领奖服则搭载了行业首创的身体「微气候」调节系统,内衬还采用了「热力洋流」科技,让国家队的队员们在寒冷气候里也能轻松应对。
安踏亚冬会领奖服
此外,安踏还将为包括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单板滑雪大跳台及坡面障碍技巧、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在内的总共7支项目国家队量身订制比赛及训练装备,一举成为助力中国代表团项目最多的品牌。
需要强调的是,冰雪运动虽都在冬季开展,但各项目的特性迥然不同。
不妨以短道速滑为例。众所周知,这一项目是中韩两支世界劲旅的必争之地,制造过无数次经典对决。在瞬息万变的冰场上,1个毫秒的偏差都代表着成绩的天差地别;而极限高速状态下,轻微的碰撞和剐蹭都可能对运动员带来巨大的风险。这就要求,比赛服需要在高强度、高韧度、高保暖的同时,无限逼近「零阻力」。
基于这样的特殊要求,安踏推出了自主设计的新款短道速滑服。该装备使用了多项减阻技术,做到了轻薄而透气,而且,它还有361°全身防切割技术,保证运动员比赛的安全。为了提升运动员的穿着体验,安踏还根据国家队每个人的动作习惯、肌肉线条和身材比例,专门定制了版型,把比赛服变成运动员们的「超级皮肤」。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比赛服
再到雪上运动项目,室外严寒场景下,衣服既要防风、防水、透气,还需要保暖,更要轻薄舒适,考验的正是运动品牌面料研发的「硬功夫」。
安踏打造的自由式滑雪比赛服,就实现了科技与舒适的极致平衡。卓越的保暖透气性能,显著降低身体的湿冷感,帮助运动员纵情飞跃;高品质的户外工艺和整身立体剪裁,就像「量体裁衣」一样,让运动员的每个高难度动作都能做到顺畅丝滑。
冰雪运动科技持续升级,
剑指米兰冬奥展现民族自信
当中国队在开幕式精彩亮相,一举冲爆的热搜足以说明广大消费者对于「冠军同款」和「国家品质」的渴望与期待。
时至今日,随着体育赞助日趋被大众所认可和关注,整个行业对于运动品牌赞助体育赛事和运动队也有了全新的认知。品牌,不再只是选手身上那个若隐若现的logo,一个优秀的品牌,同样可以塑造新的体育文化、激发新的体育热潮。
随着哈尔滨亚冬会乃至整个东北冰雪文旅热度的高涨,在国家队领奖服发布后,安踏的销售数据在整个春节档有了显著提升,相关国家队同款装备的带动效应迅速释放。
2025年初,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集团年度总结会上喊出了「打胜仗,做世界的安踏」的口号。而哈尔滨亚冬会,就可看作是安踏2025年的崭新亮相。
随着国内冰雪产业在一连串大赛的催化中蓬勃向上,安踏旗下的多品牌矩阵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大放异彩,自带滑雪基因的迪桑特、主打菁英滑雪运动生活的FILA,都在通过对国内冰雪运动市场的深耕,助燃冬季体育的全民热潮。
从2010年安踏和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开始合作以后,安踏就一直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帮助中国冰雪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拼搏。同时,安踏还把和国家队同款的产品推向市场,满足普通消费者对专业运动装备的需求,推动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通过对国家队比赛装备的全方位性能提升,安踏助力中国体育代表团以9金4银2铜的成绩创造了冬奥金牌数与奖牌数的历史新高。
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前一天,恰逢米兰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 图源:国际奥委会
如今,随着哈尔滨亚冬会的举办,以安踏为代表的国产运动品牌正在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冰雪运动健儿突破自我。
展望明年的米兰冬奥会,中国品牌更会在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进一步展现其创新实力和文化自信,向世界传递中国品牌的独特魅力。
※ 封面及头图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