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启程,中国电影市场喜迎开门红。“四川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掀起巨浪,成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截至今天(7日)下午5点,该片总票房已突破64亿,势如破竹。而在这部影片爆火的背后,是“影视川军”的接续奋斗和活力崛起。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1月29日上映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席卷票房市场。据猫眼专业版最新预测,该片总票房或可超108亿,成为中国首个单部票房破百亿的电影。哪吒“封神”,《长津湖》《战狼2》等“前辈”纷纷发来“贺电”,影视同行也信心倍增。


四川省影视发展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 徐捷:我相信这个对于四川影视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鼓舞,我们相信植根四川这么一个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壤,能够创作出更多好的影视精品,奉献给观众。


五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绝非偶然。该片讲述了哪吒转世成为魔童后,与伙伴们并肩作战,克服重重困难、打破命运枷锁,守护一方百姓的故事。画面创新融入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视听震撼、剧情跌宕、美学浸染,角色深入人心,引发观众共鸣。


观众 龚女士:画面就是整个制作都非常震撼,故事也非常好,也非常想二刷。太乙真人他的(四川)口音,听着特别亲切。


作为一部地道的“四川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可谓“麻辣鲜香”、川味浓浓。电影相关角色、场景、配音等,多与省内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影片中,哪吒生于陈塘关,也就是四川宜宾南广古镇,如今这里仍存有哪吒闹海传说遗址;结界兽形象的创意灵感则来自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顶流”相遇,“魔力”四射。这两天,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更是迎来扎堆“打卡”的“哪吒迷”。


观众 倪婷:结界兽这种可爱的角色也是一种文化传递符号的媒介,通过线下的观看,更加感受到了这种三星堆文化的震撼,还有古蜀文明的魅力,同时和影片达到了一个联动。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它尽管是一个神话题材,但是它跟现代人的情感点、价值观,都能够达成沟通。因此形成了一个全民爆款,一个现象级的现象。

从川籍导演“饺子”到其所在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问鼎,离不开四川本土影业发展之沃土。当前,“哪吒”系列动画电影诞生地——成都高新区,已构建起动漫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巴蜀大地上,文化底蕴深厚、创作环境优渥,影视市场热情澎湃。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随着这个影片的热映,那么我们本土的动画电影制作团队,也在积聚更多力量和资源,同时也有很多全国的一些优质的资源,让“成都造”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近年来,四川影视好戏连台,票房口碑双丰收。2024年,《浴火之路》《熊猫计划》《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3部“四川造”电影票房过亿;全省电影票房收入连续4年稳居全国第四;川籍电影人方励历时8年打造作品《里斯本丸沉没》,生动表达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深刻内涵,荣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眼下,四川已把电影电视作为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的主攻点之一,势头向好,活力崛起。


四川省影视发展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 徐捷:我觉得四川现在有了这样的影视创作,特别动画领域有了很好的积淀,那么应该在本地要形成一个产业链,影视政策的扶持,还要力度跟上。这两年,会有很多优秀的“四川造”的电影电视作品,也值得大家期待。

原标题:从《哪吒2》爆火 看影视“川军”崛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