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立春都已经过去好几天的,你那天气冷不冷呢?从天气上来看,蛇年首场寒潮上线,自北向南给中东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气象部门预估,立春后我国多地寒冷程度将超过大寒。
受这次寒潮天气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不仅出现了降温天气,还多地还出现了大风天气。尤其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未来2天的大风天气会比较频繁,风力将有4到6级,阵风甚至可以达到7到8级,风还是比较大的。
其中我国华北平原这一带,风力更加强劲,部分地区的阵风可以达到8到9级,这可能将会是我国进入蛇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大风过程。




立春后出现寒潮天气也算正常,不过,在冬天偏暖的情况下,春天出现降温和大风的天气,就让人比较担心了,很多人预测今年春天不是出现春旱,就是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那么,“立春后多地寒冷程度将超过大寒”,有啥不好预兆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立春北风起,阴雨百日止
这句农谚流传于我国江淮一带,意思是说,如果立春时节多刮北风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阴雨低温天气可能会比较多。
这是因为,刮起了北风的话,说明北方的冷空气势力比较强,当北方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时,就易形成持续锋面雨。
二、立春寒不断,九九冷不休
这句农谚也不难理解,意思是说,如果进入立春时节之后,气温不仅没有人回升的迹象,还不断寒冷的话,那么就预示到了“九九”的时候,天气还会比较寒冷。
按现在的知识解释是,如果立春后冷空气势力比较强的话,西伯利亚高压就会持续南下,导致春天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这样一来,这种低温或者出现连续寒潮天气,会造成小麦返青期推迟。




三、打春天气阴,当年有倒春
这句农谚流行于我国湖北一带,意思是说,如果立春节气期间的前几天出现阴天或者降水的天气。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春天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古代时没有天气预报,他们通过观察植物萌芽判断春寒。如果,立春后柳树仍未抽芽(需日均温>5℃),则预示春天的寒冷会向后延长。
当然,农谚也是有地域性的,有的地方因气候差异较大,总结出来的农谚意思也刚好相反。
例如,东北吉林地区就有农谚说“立春天转暖,必有倒春寒。”意思是说,如果到立春之后,气温很快就回升了,暖和天气来得比较早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的春天大概率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你看,古人总结的农谚是有地域性和局限性的,不能作为判断天气的主要依据,还是要以当地更加科学的天气预报为准!
四、立春北风起,早春必有雨
这句农谚流传于我国四川地区,意思是说,如果立春节气期间刮的风以北风为主的话,那么就预示早春时节会出现降雨的天气。
总得来说,春天出现和大寒节气时气温比不多也是正常的一种情况,不能仅凭一次,寒潮的天气就判断说今年春天会有倒春寒。
希望没有倒春寒,一旦出现倒春寒,对农业生产来说危害是很大的。就拿冬小麦来说返青期遭遇倒春寒(日最低温≤-5℃持续3天),幼穗分化受阻。例如,2023年河南商丘遭遇3月寒潮,穗粒数减少12.3%,千粒重下降9.8%,导致亩产减少21.5%。




另外,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倒春寒(日均温持续<12℃)时,会导致稻种胚乳养分耗尽而腐烂。
对此,大家怎么看,您认为今年春天会有倒春寒或者春旱的情况吗?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