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特朗普政府的最新举措,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外交动作,而是对全球法治秩序的直接挑战。2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ICC)实施制裁,指责该法院“滥用权力”,并特别针对ICC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布的逮捕令。这一行动不仅突显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愈加肆无忌惮,更为全球法治体系带来深刻的危机。



特朗普所谓的“滥用权力”并非无的放矢,其背后所代表的,恰恰是美国一贯的全球“双重标准”。美方对美军在阿富汗的战争罪行及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的侵略行径保持沉默,而对ICC的调查行动进行全面封堵。国际刑事法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全球提供一个打击战争罪、反人类罪的公正平台,而特朗普这一举措,实则是在明确告知国际社会:只有符合美国利益的行为,才能得到美国的支持,其他国家的法律裁判,哪怕是国际法院的正当调查,都可以被美国轻易否定。

欧盟对美国的制裁表示“遗憾”,并强调国际刑事法院在全球司法问责方面的关键作用,但这一表态毫无实际意义。欧盟的警告,不能掩盖其背后软弱无力的事实——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欧盟显然无法提供任何有效的制衡手段。欧盟委员会的发言人重申了ICC在全球司法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却未能提出任何行动计划,甚至没有表明具体的反制措施。这种表面上的抗议,不仅毫无实际效果,还暴露出欧盟在大国政治面前的脆弱性和依赖性。

特朗普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国际刑事法院独立性和全球法治原则的公然挑衅。美国政府一方面指责ICC对美军和以色列军队的行为进行调查“非法”,另一方面,却对自己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军事侵略行为视若无睹。美国所推崇的“例外主义”原则,已经演变成一种赤裸裸的法外特权,它不仅拒绝承认国际法的普适性,还企图通过制裁方式来抹杀这一公正机构的独立性。更重要的是,这种举动为全球法治体系的崩溃铺平了道路,削弱了国际法在全球范围内的威慑力。



美国与以色列一直没有加入国际刑事法院,这本可以视为它们不受ICC管辖的“合法”理由,但美国的这一制裁措施,意味着它试图直接影响一个不隶属于自己的国际法院,公然干涉全球司法独立。这种行为,显然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并通过消除任何威胁到其利益的司法力量来增强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特朗普的制裁行为不仅直接攻击ICC,也为其他国家的强权政治提供了“正当性”,它可能会激励更多国家和政权采取类似的单边主义手段,进一步削弱国际法治体系的威信。国际刑事法院本应是全球社会共同维护正义、追求和平与法治的象征,但在美国的强权压制下,它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欧盟在此时站出来发声,表面上似乎是站在全球法治的一方,但实际上,欧盟并没有真正承担起责任。在美国单方面制裁ICC的背景下,欧盟没有采取任何强有力的措施来捍卫国际法和司法独立,反而只是做出一些空洞的“遗憾”声明。事实上,欧盟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依赖,使得它在关键时刻无力对抗这一行为。它的软弱和妥协,表明了欧洲在面对美国这一超级大国时的无奈与妥协。



此次制裁事件,实际上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法外行为的一个缩影。美国通过制裁国际刑事法院,实则是削弱全球法治的威慑力,让国际法的普遍性和公正性在其霸权下失去效力。特朗普这一举动,带来的不仅仅是对ICC的打击,更是全球司法秩序的灾难性转折。

如果国际社会不迅速采取行动,联合起来捍卫国际法的独立性和普适性,那么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国家通过类似的单边行动,推动全球法治的倒退。这场特朗普与ICC的较量,实际上是国际法与霸权主义的对决,而最终的胜败,关乎全球法律体系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