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是科技、产业、人才等要素的集聚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2月6日的溧水区新春第一会上,溧水正式启动2025年“伙伴园区”成长计划,与市内园区联手,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规模,探索“主城研发+郊区制造”路径,推动溧水区域经济大飞跃。



成长目标

“七园区”联手促发展

  2025年,溧水区计划与徐庄高新区、白下高新区、鼓楼高新区、南京经开区、江宁经开区以及南京农创中心链接,从“产业发展互补、资源要素对流、创新技术共享”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

  通过园区结伴,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深化“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头部+配套”新型协作关系,提升优势互补和双向赋能水平,从而实现园区抱团发展,同时主动承接主城产业和创新资源,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成长举措

“四链”融合添动能

  搭建“两大平台”:

  依托白下高新区江苏省无人机产业联盟、徐庄高新区江苏国际数据港、鼓楼高新区“中国-奥地利(江苏)创新合作中心”、南林大“碳谷”六大中心等优质资源,共建科创平台;推动南工大过程装备研究院、莱特威特轻量化研究院、周子未来食品在溧布局培育中试平台。

  布局“五大产业链”:

  与爱尔集新能源、博世华域建立合作,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京东方科技、天加环境、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建立合作,拓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与夏普电子、南京LG新港新技术建立合作,做大智能家居产业链;与先声药业、柯菲平等企业建立合作,共建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与龙蟠科技、江南大学等建立合作,探索未来产业链。



  配置“多条资金链”:

  溧水区成立30亿规模的母基金,“直投+市场化子基金联投”,为企业成长提供金融“活水”。与“秦淮科技创新产业基金”“徐庄新兴产业基金”联动,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与市“4+N”产业基金合作,打造金融服务平台,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共建“两大人才库”:

  跨区共建产业链“重点人才库”和企业“人才需求库”,借力江苏中亚中心这一高能级枢纽平台,促进溧水本土企业与中亚五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人才互通;对接玄武科技金融园、南理工科技创新园、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及南林大、南农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广泛链接人才资源。



成长机制

“四机制”引领聚合力

  为保障“伙伴园区”成长计划的顺利实施,溧水将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成立联席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推进人才互派机制,双方园区互下“订单”,选派招商干部、技术经理人对口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此外,搭建招商交流机制和创新产业互补机制,常态化举办两地“招商引资推介会议”,开展企业家服务日、企业沙龙等,宣传推介双方优势产业及政策,促进企业交流、实现产业互补。



一份详尽的年度成长计划

一份着眼全局的合作战略

溧水正以改革创新的全新理念

以抱团发展的协作行动

书写新一年发展的崭新篇章!

记者 | 陶燕燕

素材来源 | 溧水高新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