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即将持续三年整,前线战争依然激烈胶着。刚刚过去的一周,俄军防空系统击落了592架无人机。
俄乌双方大规模使用无人装备对对方重要设施及阵地进行攻击,无人装备正在战场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俄国防部称,最近几天俄军利用精确制导武器和攻击型无人机,对乌方关键能源设施进行了7次集群打击,对乌克兰军用机场,固定翼无人机及无人艇的组装、储存地点,武装部队临时部署点进行了打击。
乌方通报称,一个月前在哈尔科夫的利普齐村庄,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部是机器人参战的先例。交战中,驻守村庄的俄军的一个连几乎被乌军的机器人部队全部歼灭。
据悉,乌军利用无人机和无人履带侦察车发起进攻,然后无人战车及无人战斗机器人进攻俄军阵地。西方媒体报道称,在此次战斗中,大约70余名俄军士兵失去了生命。而乌军都是无人作战,实现了战斗零伤亡。
这个案例说明无人系统可以有效掌握战争的进程,这是无人系统的首次突破。预示着越来越多的无人系统进入前线战场。
实践证明,传统步兵装备的坦克和常规步兵在面对小型机器人和无人机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近期战斗中,俄乌双方都使用了大量光纤无人机用于侦察、火力支援和掩护地面作战。
比如,美国提供的“遥控沃利”无人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乌克兰战场已成为美国测试新型战斗机器人和无人机的试验场,目前已有1400多套系统投入战场。
去年底,俄罗斯宣布组建自己的无人系统作战部队。这样一来,俄乌双方都有了成建制的无人作战系统部队。战斗机器人和FPV无人机组成的无人军团已经正式投入实战。
俄军在无人机技术上创新,使用光纤制导FPV自杀式无人机,提升了战场效能和稳定性。当前,光纤无人机无疑成为俄乌战场上的大杀器。
乌军前线士兵描述说,这种光纤无人机就像蝗虫一样,沿着道路几乎每五分钟飞行一次,寻找目标。
军事学者认为,防不胜防的无人战斗不仅来自空中、海上、地面,战斗的形态也展现得更为科幻。无人装备正全面覆盖战争领域,可以说现有的作战方向都会实现全面无人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