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解谜、蛟龙冲锋、哪吒闹海,看绵阳2025如何在各领域强势崛起。 绵阳2025年:科技之城将有多少新惊喜?引言
2025年,绵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土地开发以及教育项目等多领域齐头并进,绵阳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和积极的建设成效。本文将深入剖析绵阳在2025年的各项重大进展展现科技城的腾飞之势。
科技“哪吒”闹海,多个重大项目进展,引领未来 重大科技项目稳步推进
绵阳在2025年迎来了多个重大科技项目的稳步推进。其中,某院二期建设征地工作正式启动,这标志着绵阳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同时,某重大装置、某大型风洞等一批在绵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顺利推进,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绵阳的科技创新能力,更为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研平台建设成果显著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绵阳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工程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成功获批,为绵阳的科研实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时,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进一步提升了绵阳在科研领域的竞争力。
此外,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平台也已组建运营,为绵阳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目标明确
2025年,绵阳明确了科技创新的目标,将聚焦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医药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航天、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些领域的科技攻坚行动,将进一步推动绵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蛟龙”交通冲锋: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提升城市品质 绵阳火车站改造工程:高效推进
交发集团在2025年通过“挂图作战”策略,对绵阳火车站改造工程进行了周密规划与部署。
春节前已完成围挡安装、临园干道非机动车拓宽硬化等工作。
目前,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南侧雨污水迁改及维护结构孔桩施工,并启动站前广场南侧交通组织打围和维护结构孔桩施工。
绵阳火车站改造工程项目包括临园路下穿隧道工程和绵阳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工程两部分 临园路下穿隧道工程西起荷花西街,东至文竹街一段,全长1419米、宽50米,计划于9月底前开工,预计2026年初建成使用。 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工程此工程为第二部分,改造后的站前广场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为旅客到达区,含交通厅及配套用房等,地下二三层为车库工程兼顾人防,预计2026年底建成。交通项目谋划:多点开花
2025年,绵阳还将谋划推动一批交通项目落地,包括新高速开工等。
其中,总投资490亿南江至三台高速已经被列入2025四川省重点项目,目前,南三高速涉及土地评审通过专家评审。
1月21—22日,厅管制处组织专家在成都召开了2025年第一次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阶段相关论证评审会。
此次会议对南江至三台高速公路、巴中南江通用机场项目、攀枝花安宁矿业有限公司潘家田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项目等13个交通、能源建设项目的涉及的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规划选址论证、耕地踏勘论证、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等论证事项开展的规划选址综合论证。
会上,专家组成员和厅相关处室通过审阅资料、听取汇报、质询讨论等形式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方案的选址、功能分区和用地规模的合理性,节地水平的先进性,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可避让性,及占用耕地的必要性、合理性、减少占用的措施等多方面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专章编制规范,数据真实准确,论证内容逻辑清晰,并且做到了尽可能少占耕地,符合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的要求,同意通过评审,为项目顺利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三高速示意图
土地开发“唐探破局”:拓展空间,提升品质 土地获取:拓展城市版图
绵阳有望再添新城市综合体。
2024年12月,绵阳某国企房产公司在绵阳高新区拿下产城融合K地块、会展综合体B地块和C地块三宗热门土地。
将打造更优质、更精工、更宜居的高品质项目,推动绵阳的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政策支持:助力城市发展
202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下放部分省级用地审批权给绵阳市。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促进了审批效率,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发展。
绵阳在政策支持下,将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教育“封神”演义:项目建设,助力发展 绵阳中学新校区:稳步推进
示意图
绵阳中学新校区学校地块占地面积170.2亩,位于绵阳科技城新区鼓楼山公园西侧、绵泰路西侧。学生规模为高一、高二、高三各30个班,每班55人,共计4950人。采用寄宿制(全日制全寄宿学校)。
学校建设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该项目护坡和桩基础工程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计划于1月27日暂停施工,2月5日全面复工,力争在2025年3月底完成基础施工。
高校建设:提升教育水平
绵阳的高校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例如,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计划升格为绵阳中医药学院。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是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最早的前身机构为始建于1958年的绵阳地区卫生学校和1960年的绵阳中医学校;2006年2月由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产业“射雕英雄”:多元布局,推动经济增长 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
绵阳在2025年积极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近日,绵阳科技城新区迎来重大发展契机,23个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超120亿元。
其中,产业发展项目共15个,总投资约31亿元。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绵阳锦宜氢能产业园数字化改造项目,3D金属打印(快速成型)项目,预计2025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
产业园区的建设,不仅提升了绵阳的产业竞争力,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你对这些项目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欢迎点赞转发,欢迎关注绵州观观(绵观),绵阳本地深度原创自媒体。
(本文信息来源:综合政府官网公开信息,如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如有侵权,后台私信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