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后率兵起义加入我党的吴化文找到了毛主席,突然提出自己想要离开部队。
这一举动让毛主席感到十分震惊,甚至觉得是不是他在部队受委屈了,但吴化文却一口否认。那么,他到底是因为什么要离开部队呢?毛主席又为何对他如此关心?
1、突然的离职
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有许多为国起义的国民党将领,但像吴化文这样先后跟随过冯玉祥、蒋介石、汪精卫等各个势力的爱国将领却并不多见。
值得庆幸的是,吴化文虽然曾经跟随过各种势力,但他依旧保持着参加革命的初心,这才得以在解放战争期间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并率众起义。
起义之后,吴化文不仅参与了最后渡江战役的决胜局,还曾参与解放杭州等事务,是建国初期的重要政治和军事人物。
鉴于他的出色能力,在解放战争之后,吴化文就按照中央的指示呆在了改编之后的部队中,但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毛主席。
对于吴化文的来访,毛主席是震惊的,也是好奇的。于是,毛主席便问起他前来面见的原因,吴化文便直接了当的说:“我想离开部队,希望您能同意。”
毛主席听到这样的要求更加震惊了,赶忙接着问他离开的理由,看他没有说话还问他,是不是在部队受委屈了。
吴化文听后急忙摆手,连说了好几个不是,最后实在瞒不住了,才道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毛主席在了解之后,也尊重他的意愿,让他如愿离开了部队。
吴化文戎马一生,为什么在建国后却要离开部队呢?他说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2、吴化文
在众多的国民党起义将领中,吴化文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位了。别看他当时的身份是国民党中的一位高级将领,但在这之前,他可追随过不少势力。
从他曾经的经历中我们也能看出,出生于清末时期的吴化文并不与其他热衷革命的人一样有报国热情,似乎更多的是想要在乱世活下去。
但无论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参军,他确实是辗转跟随了不少势力,也干了不少的错事。最初,吴化文还不怎么了解当下的形势,就阴差阳错的加入了冯玉祥的队伍。
在这段时间中,他第一次接触到军事层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对其产生了兴趣。为了能够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知识技能,他便进入了北京陆军大学进行学习。
在学校期间,他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到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军事素养,为以后参与革命奠定基础。
由于是在参加冯玉祥的部队之后去学习的,所以在学习结束,他就回到了原部队担任参谋。之后大局转变,他就在机缘巧合之下参加了国民党。
除了这些经历之外,他也曾向日军投降,担任伪军第三方面军的司令,而这也成为他人生的污点。
虽然如此,我们依旧不能否认吴化文对于革命事业的贡献。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他曾带领部队在山东进行游击战,重创了日军部队,也算得上是一个豪杰。
除此以外,吴化文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在济南战役中的起义时刻。1948年9月,济南战役发起,由于国民党的节节败退,不少将士都不想再继续抵抗行为,所以就产生了投靠解放军的心思。
当时的吴化文也产生了这样的心思,再加上当时我党放出的优待消息与蒋介石强大的军事重压的对比,吴化文果断进行了起义行动。
可以说,这一次起义是吴化文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在他起义之后,毛主席便对他发出了祝贺,还让他继续留在解放军中效力。
3、受委屈还是另有隐情?
经历了多次阵营转变之后,吴化文似乎真正的理解了革命的真谛。如果说在这之前,他是为了活命和自身利益而效力,那么在济南战役之后则是为了革命信念和国家利益。
经过多年的战争历练,吴化文早已形成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带兵技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毛主席才会在他起义之后让他继续留在部队。
并且,在他接受改编之后,他还作为解放军军官参与了之后的淮海和渡江战役,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到了极致,让军中所有人都赞不绝口。
但尽管如此,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吴化文也不想再占着年轻人的位置,所以在建国没多久就向毛主席提出离开部队的请求。
而她的理由不是别的,仅仅是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该退休了。当然,除此以外,他也想到了自己以前做过的一些错事,想进行弥补,为人民多做一些实事。
毛主席在听完他的理由之后,也知道了他的想法,虽然很可惜他这一员大将,但鉴于他个人强烈的意愿,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自那以后,吴化文不再过问部队之事,只一心埋在地方的发展和建设之中,在浙江省政府任职期间,他切实的了解了人民的需求,脚踏实地的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因为这些功绩,吴化文曾一度深受浙江省人民的爱戴,也算弥补了自己之前所犯的错误,赎清自己的罪过。
或许,晚年时的吴化文会时不时的回想起自己前半生的所见所感和所作所为,虽然有对有错,但他依旧不后悔自己当下的选择。
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吴化文一生简短的了解,知道了他的不易和功绩,只能说功过相抵,他确实是一个值得记住的人。
参考资料:
吴化文——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