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武清区重点项目活力迸发,呈现出项目体量大、新质生产力含量高、民生味道浓的鲜明特点,项目建设成为武清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主引擎。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重点建设项目245个,总投资额和年度额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武清区大体量重点项目支撑明显,百亿级投资项目持续发力,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京津冀大数据基地项目四期工程即将启动建设,中金武清大数据产业园、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等大体量大数据项目,从基础建设转向设备入驻,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大数据重点产业集群;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项目、京津塘高速改扩建项目复工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硬实力”。
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截至目前,武清区一季度计划开复工项目180个,开复工率达74%,上半年可实现100%开复工。京津产业新城建设进入集中发力期,金融商务街区、诺瑞华精准医疗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同时开工,科创引领、产业引领作用持续显现,推动新质生产力向“深”发展、向“优”迈进;台铃智能电动车扩产项目、特变电工数字化工厂三期相继复工,抢抓黄金建设期,持续扩大产能、扩展业务,巩固行业龙头位置。
投资活力持续增强。2025年,武清区共有社会投资项目185个,计划总投资152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5.5亿元,占比近八成;乘势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启动,斯乾智驾项目、芳林汽车玻璃项目等民间投资项目纷纷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全产业链今年计划实现产值超70亿元,同比增长超7%。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见行见效,清润博水下作业机器人项目、北京化工大学武清产学研基地项目建设火热,以创新驱动实现优势再造,催化产业能级提升。
项目底盘后劲充足。谋划储备项目347个,计划总投资超1200亿元。武清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重要抓手,京津坊总部项目、中材建设科研基地项目倒排工期,全力推动前期手续;主动谋划争取政策资金,武清区以“百十个”项目谋划工作思路为目标,全年还将新增谋划项目超500亿元,为全年投资提供增量。
2024年,武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集中发力,坚持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高端时尚消费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材料3大优势产业,积极抢占未来智能、合成生物、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如今,武清区项目结构优、活力强、亮点多、后劲足,592个重点项目枕戈待旦,蓄势待发。武清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强表示:“我们将充分发挥专班作用,完善和落实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不断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流程服务,抢进度、抓推进,以‘开门红’带动‘季季红’‘全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