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拉长音),中国这建设速度太快了,一条路一晚上就能铺好。"来自泰国的泰拳教练善控用"北京腔"诉说着自己对中国的夸赞和热爱。
作为一个从小靠打拳为生的泰国农村孩子,善控来中国前不会说任何外语,如今在北京生活了七八年,他的言谈中已经带了不少的"京味儿"。
善控说,来中国后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和学拳的年轻人,"现在北京是我喜欢的地方。"
01 从小学泰拳,
靠打拳贴补家里
再有一个月,善控就36岁了,而他27岁就来到了中国。
1989年,善控出生在距泰国首都曼谷270多公里的科勒府(Khorat)。现在,那里被称为"曼谷的后花园",有很多度假村、农场和酒庄。而在善控小的时候,那里就是一个普通山村。
善控家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但全家只有他一个人学打泰拳。
善控10岁时,同村的一个拳手从职业擂台退役,回到村里教孩子打拳。善控陪小伙伴去找这位教练时,因体能好,身体灵活,被教练"看中",于是开始学习泰拳。
泰拳作为泰国传统的格斗技,以力量与敏捷著称,主要运用拳、腿、膝、肘等八个部位为"武器"进行攻击,同时因使用肘关节和膝关节所造成的杀伤力大而闻名,又被认为是泰国的国技。
在泰国,泰拳一度成了很多穷苦孩子养家糊口,甚至是扭改变会地位的工具。很多孩子从小学习打拳,靠参加比赛养活自己,也为家里赚取生活费。善控就是其中之一,他10岁接触泰拳,12岁离家到拳馆拜师,并开始正式登场比赛。
"在泰国,到拳馆训练的花费很少,(所以)农村孩子很多都去练拳,靠打拳养家。"善控表示,打拳很辛苦,因为学的孩子多,竞争非常激烈,要想打出点名堂,除了要克服年少离家的孤独,还要每天坚持刻苦训练。"我们每天早上都要跑步练体能,那个特别累,我哭过很多次。"
训练是善控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
少时,接触泰拳仅一个多月后,善控就站在了拳台上,开始打比赛。他还记得第一场比赛,自己就赢了对手,获得了300泰铢的奖金(约合现在的65元人民币)。当时只有10岁的小善控很高兴,把奖金孝敬给了姥姥,姥姥开心地抱着他,高兴地夸他已经长大,可以为家里赚钱了。
善控说,他的姥爷最喜欢的运动就是泰拳和足球,所以姥姥常陪着姥爷一起看善控打拳。
善控长大后,开始到曼谷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赢得的奖金也都会拿出一半分给姥姥姥爷,贴补他们的家用,剩下的一半则存在手里用作生活开销。
16岁的时候,善控在曼谷的一项比赛中获得了37公斤级的泰拳冠军,这也标志着他成为了一名"冠军拳手"。
曾经是职业拳手的善控
善控的职业拳手生涯一直打到了26岁。据他介绍,泰拳选手的职业生涯一般可以持续到三十多岁,如果不抽烟、不喝酒,运动生涯还能延续更久。
26岁,还算是一个泰拳拳手的运动巅峰期,之所以选择提前退出拳坛,是因为他要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中国。
02 来到中国当教练,
赞叹中国的发展速度
善控坦言,自己提前退出泰拳职业拳坛,主要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更多地为家庭分担,考虑到中国的发展好、收入高,于是他来到了中国。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泰国本土的泰拳拳手收入比以前提升了不少。同样是少年拳手,赢一场比赛可以获得几千泰铢的奖金,这比善控小时候打拳时所赢的奖金提升了好几倍。
但权衡之下,善控还是想来中国做泰拳教练,除了对收入的考虑之外,他更看重的是中国更具潜力的职业发展前景。
而介绍善控来中国的是他的一个泰国朋友,也是一名泰拳拳手,比善控更早转行成为泰拳教练。后来,这位朋友在北京开了一家拳馆,便邀请善控来当教练。
知道善控去中国当教练能更好地养家,父母并没有反对他远赴异国他乡,只有善控的姥姥觉得外孙去中国太远,自己会很想念他。所以来中国后,善控除了每年会把自己赚的钱寄回家里,还坚持每年都会回泰国看望姥姥。
善控来到中国,进入一家拳馆当教练
在来中国之前,善控对中国一无所知。他除了小的时候曾经跑去邻国老挝玩之外,便没再走出过自己的国家。来到中国后,善控开始真正地认识中国,切身地了解中国。他发现,中国民众非常友善,无论是他供职过的拳馆老板,还是指导过的学泰拳的学员,都对他热情有加。
"有些泰国人对中国人存在偏见,因为他们看到个别游客在曼谷街头随手扔垃圾、大声说话,觉得很不礼貌。但是我到中国后发现,中国人很爱干净,很有公德,也很有礼貌,中国城市的街道也都十分干净。"善控说,后来他再回到泰国探亲,见到自己的泰国朋友都会主动表达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喜爱。
"北京的路更宽阔,走在街上会让他觉得更放松。"中国带给善控内心最大的冲击还有这些年的建设发展速度。八年来,善控眼看着北京的建设越来越好,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地铁越来越方便,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中国的建设速度太不可思议了,高铁平均两三年就能修通,从北京去任何地方也都很方便;有些地方修路,晚上施工第二天就能走车。这些在泰国人眼里都是不可想象的。"善控说,他平时在脸书上会跟各国网友聊天赞叹"中国速度"。
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老家至今跟曼谷之间都没有通铁路的事耿耿于怀。"如果从曼谷到我家能有中国的高铁,我回家看望姥姥就会更方便了。"善控说。
被中国朋友当成"自己人"的泰国小伙善控
因为泰国人的相貌和中国南方人比较相近,所以善控在中国生活毫无违和感。在中国友人的眼里,善控好像就是"自己人"。当他外出交流时,虽然有些中文还是会说得有点蹩脚,但也不会遭到周围人的嘲笑。
而且,因为很多老北京愿意和善控交流,使得他的中文在不经意间,也带出了些许"京味儿"。比如,现在善控说话会用"我去""嚯(拉长音)"等词来加重语气,表达惊讶之情。
来中国之前,善控不但不会说中文,连英文也一点不会说。"(在)泰国很多人会说英文,尤其是在曼谷和普吉这样的城市,很多泰拳教练有机会教外国人打拳,所以他们都可以用英语自如地与人交流。但我生在山村,没有接触过英文。"善控说,来中国后,好在有朋友的帮助,他才顺利地度过了最初的那段"尴尬"时光,避免了许多因语言不通可能会闹的笑话。
"最开始的时候,我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朋友教中国学员打拳,我只能帮忙举靶子。"善控说,为了能尽快教上中国学员,他把很多动作的中文发音写在了手掌上,一个词一个词地蹦着念。善控说,大约半年后,他基本就可以用中文简单与人交流了。
而现在的善控,不但能够用流利的中文给中国学员授课、陪他们训练,也可以跟中国朋友随意聊天。
善控在给学员上课
03 希望中国孩子
学会泰拳,保护自己
善控目前在位于北京三里屯的"拳霸天下"拳馆当泰拳教练,这是他在中国工作的第三家拳馆。
2022年1月,善控工作的第二家拳馆停业了,他也在那段时间回了泰国。2023年初,"拳霸天下"的老板胡先生经人介绍了解到善控的职业履历,认为他有泰拳的职业背景,又有泰拳的教练经验,便把他请回了中国。
胡先生觉得,善控的教学很认真,同时又能兼顾学员的特点,是能"因材施教"的好教练。除此之外,胡先生也很认同善控的教学理念,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员,善控会教一些力量型的打法,对于相对瘦小的学员,则会教一些更灵巧的技术。
善控一直认为,学习泰拳跟学习其他体育运动一样,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说自己教泰拳,最先要做的是让学员们喜欢上打拳,不能畏惧打拳。
"他很会鼓励我们,总是能看到我们的进步,让我们有信心学下去。"善控的学员说,善控的训练很重视体能,而且一点不枯燥。"他的体能训练花样很多,绳梯、战绳、台阶等训练器材都会用上。"
善控觉得,不管是什么拳法,年轻人都应该学学打拳,这样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当然,前提是你不能仗着会打拳欺负人。"善控说,他会在教学的第一课告诉学员们,打拳的目的绝不是恃强凌弱。
善控在陪学员训练
根据某商业机构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泰拳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泰拳行业的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及资产规模在2018年到2022年间持续增长,华北、华东等地区成为主要消费市场,预计2023年到2028年,泰拳行业的产能和产值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泰拳的受众从专业运动员扩展到大众健身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和都市白领。"
这一点,"拳霸天下"拳馆的老板胡先生有切身体会。他发现,这两年来到他拳馆报名学习泰拳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些孩子的家长也愿意让孩子接触这项运动,他们希望通过打拳能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和阳刚之气。
这样的大环境也给像善控这样的教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多泰国的拳手相互介绍来到中国任教。
善控认识的泰国朋友中,就有在北京和深圳的拳馆当教练的。在善控的观察中,这些年喜欢练泰拳的中国年轻人也确实越来越多。"很多人学得还很快,几个月就能与人对打。也有很多小孩子在学习泰拳。"善控说,自己在教小朋友打拳时,会更加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真正热爱打拳,热爱运动。
"感觉他特别喜欢笑,跟谁说话都是笑呵呵的。"这是学员对善控印象最深的一点。据学员讲,善控有时会做一些泰国风味的菜肴带到拳馆,跟学员和教练们一起分享。同时,他也很喜欢中国菜,水煮牛肉和烤鸭是他的最爱,"不过烤鸭不能吃太多,不能太油腻。"他笑着说。
每次训练结束后,善控都会和远在泰国的女友视频通话,也总会和女友说起在中国生活的各种便利之处。
善控说,由于女友身体不好,每个月都要去医院,他如今在中国打拼无法经常陪伴照顾,因此他也动过日后回泰国开拳馆的想法。但在那之前,他更想让女友的妈妈先来一趟中国,看一看中国的环境,或许女友妈妈会喜欢上这里,那样他就能把女友接来中国一起生活,"因为我觉得中国的泰拳行业,或者说体育产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当然,无论我未来是回到泰国还是继续留在中国,我都不会忘记北京,这里有很多我的朋友,这里也是除了泰国(以外),我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善控说。
已经融入中国的善控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摄影丨北京青年报记者 郝羿(部分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统筹 | 林艳 张彬
编辑 | 张彬
校对 | 王晗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