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京都大学综合博物馆举办了一次特别展览,公开展出了约3.5万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与此同时,这些照片也全部对公众开放,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

这些照片结集为《华北交通写真》,由“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于1939年至1945年期间在中国北部西北部拍摄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当时管理着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铁路、公交、船舶等交通网络。这批照片中,几乎没有战争场景,主要以华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状况为多,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及文物等内容也不少。

虽然名为《华北交通写真》,但照片实际囊括了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今天发布一组1938年天津老照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30日天津沦陷。日军占领天津后立即成立了天津伪政府(天津治安维持会),随后又成立了伪华北临时政府,地方治安维持会改组为天津特别市公署,后又改称为天津特别市政府。

第一辑:


意大利租界马可・波罗广场,1938年4月。

天津意大利租界是近代中国唯一的一个意大利租界,也是意大利在海外的唯一租界。广场中央为和平女神雕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于 1923 年建成。由意大利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建成后由意大利途经上海运至天津。


白河上船只,1938年4月。



白河岸边,装运棉花,1938年5月。


白河,1938年5月。


白河,1938年5月。


白河贸易,1938年5月。


白河贸易,卸载货物,1938年5月。


运送物资的民船,1938年5月。


卸载特产,白河,1938年5月。







万国桥开闭,1938年5月。

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等 9 国租界而得名。又因位于法租界入口处,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1923 年开工,1927 年竣工,天津民众也称它为法国桥。现在名为解放桥,此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式钢结构大桥,桥身分为 3 孔,中孔为开户跨,合则走车,开则过船。


万国桥上的行人和人力车,1938年5月。


天津中国街区。



天津北宁铁路管理局,1938年5月。

北宁铁路,原即京奉铁路,1929年易名为北宁铁路(北平至辽宁省会)。1937 年天津沦陷后,日本全面接管了华北铁路。北宁铁路管理局大楼位于天津总站(亦称新站)对面大经路(中山路)。



井泽毛呢纺织厂,几名童工学徒正在劳作。




井泽毛呢纺织厂,1938年6月。


繁忙的白河水运。






大生火柴厂,1938年6月。


白河贸易,1938年6月。





天津电业公司,汽力发电所。

1936 年 5 月,在日本兴中公司推动及日租界当局支持下,日方迫使天津市政府同意,由兴中公司与天津市政府张自忠市长签订契约,成立中日合办的天津电业股份有限公司,资金八百万元,双方各半。同年 8 月 20 日正式成立。


白河上正在装货的轮船,1938年6月。


天津法租界。


启新水泥公司,1938年6月。

启新水泥,是中国第一家水泥厂,中国第一桶(旧时水泥按桶计量)水泥诞生地,曾一度成为中国最大的水泥企业。



火柴工厂,1938年6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