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特朗普政府坚持对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而中方则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商务部宣布对钨、碲、铋、钼、铟等关键资源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拥有全球约70%的稀土储量,并且在开采和精炼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稀土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军事装备到民用电子产品,都离不开这些“工业维生素”。
这些资源可以说是美国军工生产的命脉,特别是像F35战斗机这样的先进武器,生产过程中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的这些战略资源。
所以,和中国作对,直接导致美国损失200亿美元,也让特朗普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对美国而言,这还不是最糟的,没有原材料,美国军工企业的生产进程将被严重拖慢,据估计,美国的军工企业库存仅够维持五个月的生产需求。这意味着,如果中方持续封锁这些资源,将影响到美军装备的更新换代。
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这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并非随处可得,为打破中国垄断稀土的局面,特朗普才盯上了格陵兰岛,想要开发格陵兰岛资源,甚至掠夺乌克兰的资源。
近日,特朗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用美国的武器换取乌克兰的稀土资源,来弥补中国的稀土资源的空缺。
乌克兰的地下矿产资源的确很丰富,保守估计价值高达15万亿美元,其中包括丰富的稀土、锂、钛等关键矿产。
但是问题在于,乌克兰的大部分矿产资源都集中在顿巴斯地区,这个地区目前要么被俄军控制,要么处于俄军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内。即使泽连斯基愿意和美国达成交易,俄罗斯也不会同意。果然,普京没让我们失望,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已经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允许乌克兰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美国的武器。
也就是说,特朗普想要通过乌克兰稀土来解困,注定无法成功。
更何况,乌克兰的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开采和运输的难度极大,即便没有俄乌冲突,美国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填补空缺,打破这个僵局。因为这些资源在开采后还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和提纯,但美国同样面临着提纯技术和生产线的瓶颈。
相比之下,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稀土储量,还在开采、精炼和出口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换句话说,美国想要和中国脱钩,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面对中方的反制,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强硬加征关税,到如今表示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特朗普的立场明显软化。他甚至希望在24小时内与中方领导人进行对话,以避免进一步的贸易摩擦。
但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需要的不是美国似是而非的对话信号,而是美国切实改善双方贸易关系的实际行动。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对中国说一套做一套,那么无论他释放多少谈判的信号,也产生不了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中方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不再是被动应对的一方,而是有能力主动出击,捍卫自己的利益。
当前中美博弈已经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减少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反观美国,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施压,但始终无法摆脱对中国关键资源的依赖。
这一场“贸易战”,美国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