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句话:

“父母要明白一件事,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一种常态,主动是非常态。”

换言之,作为父母一定要清楚,孩子身上的自来永远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依靠父母后天慢慢培养起来的。

所以千万不要总是指望着自己什么都不管,孩子就能按照自己的期待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妥妥当当,真正好的教育,往往离不开父母奋力的托举。

想要让孩子能够自律学习,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三不惯、两不管”,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



1 孩子经常拖拖拉拉,不能惯

我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如果没有机会去学习时间管理以及自我约束的生活技能,那么等到他长大之后更容易失去对自我的掌控能力。”

换句话说,孩子小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情拖拖拉拉,父母不以为然,那么长久在孩子身上刻下的就是拖延的坏习惯,哪怕成年之后也会如此,不管做什么都不会有多大出息。

现实中,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孩子该写作业的时候,一边玩一边写,觉得时间很充裕,明明作业不多,但是最后却写到很晚。

大多父母面对这样的事情,就是非常生气地催促,谁知越催越慢,甚至开始影响亲子关系。

作为聪明要清楚一件事,孩子的拖拖拉拉依靠催来催去效果并不好,他们会主要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缺少对时间的有效管理。

那些能够学习很好,或者未来有出息的孩子,大多并不是自己有多聪明,而是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正因为如此,对于孩子拖拖拉拉的坏毛病坚决不能纵容,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于时间的管理,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2 孩子经常沉迷手机,不能惯

看到网上这样一句话:

“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孩子年纪还小,本身就没有多大的自制力,如果经常沉迷手机,被里面的内容蛊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视力下降、没有自控力,身体肥胖、免疫功能下降等等。

站在长远的角度来说,影响更深、更坏。

国外曾经有一家机构通过对100个孩子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发现:

10年过后,沉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个考上大学,而另外50个不依赖手机的孩子则全部考上大学,甚至还获得了奖学金。

正因为如此,作为父母看到孩子沉迷手机时,一定不能惯,而应该严格控制,不能松懈。

毕竟作为成年人,对于手机的诱惑依旧不能自控,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一旦沉迷,就会变成自身的坏习惯,难以摆脱。

手机作为工具,可以更好便捷地获取信息,但是一定不能沉迷其中,作为父母要每天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长与次数。



3 孩子自身的坏毛病,不能惯

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危害一生。

好吃懒做、不爱运动、喜欢晚睡、自私自利……

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化身,注定了会存在着若干的瑕疵,如果任由这些坏毛病肆虐而不管束,那么就不容易养成好习惯,也不会让孩子有多大出息。

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就是给他们的人生送去了最好的礼物。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导者,一旦看到孩子身上的坏毛病时,应该通过行动去帮助他们一点点克服,绝对不要视而不见或者轻易忽略。

拥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行动,注定了会有不同的人生结局。

那些没有好习惯的孩子,往往容易败给自身的欲望,以及世间的一些坎坎坷坷,最终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

与之相反,那些一直拥有好习惯的孩子,能够通过自身良好的行为养成,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出色。



4 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不能管

作家安娜·昆德兰说:

“父母最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培养孩子独立,对孩子放手。”

真正的成长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是依靠父母事无巨细地包揽培养出来的。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针对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不能管,而应该着重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动手能力,才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最有帮助。

遇到一些小问题,父母不要自己先提出解决方案,在孩子的承受范围时,应该先让他们去解决,孩子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提升能力、学会思考。

毕竟,当孩子长大之后终究是要离开父母,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是让他们具备了抵御风雨的能力,更能让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宽。

父母疼爱孩子,总觉得太多事替他们解决得明明白白,以为这就是最好的爱,但是却忽视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剥夺了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的主动思考,只会变得越来越依赖。

当父母越早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他们的未来才会越走越稳。



5 孩子能够承受的挫折,不能管

有句话说:

“成长的路上有许多挫折,这些挫折能使弱者跌倒,但也能激励强者勇往直前。”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猝不及防的风雨,想要让自己真正走得更远,一定要拥有战胜挫折的勇气与力量,才会越来越好。

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是孩子能够承受的挫折,比如学习成绩下降、被人拒绝、做一件事全力以赴却遭到失败等等,父母坚决不能大包大揽,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益处。

其实孩子在挫折中更容易获得成长与进步,父母若是事事替孩子解决,就是剥夺了他们的锻炼机会,就会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

最关键的是,如此长大的孩子在面对任何挫折时都不敢积极解决,久而久之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当孩子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时,不要想尽办法代替孩子解决,而是让他们在挫折中收获经验、得到成长,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越变越强大。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唐江澎说: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优雅生活者,责任承担者和问题解决者。”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与能力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越飞越高!

图片来源摄图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