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上月美国政治舞台迎来关键转折点,特朗普第二次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完成与拜登之间的权力交接。这一过程表面平和,两人同车前往国会大厦参加就职典礼,但背后却暗流涌动。特朗普与拜登分属共和党和民主党,二者政治理念大相径庭,这使得此次权力交替不仅是简单的政权更迭,更预示着美国政策方向将发生重大转变。



特朗普资料图

就在权力交接前夕,拜登在卸任前最后时刻动用总统行政权力,对多位直系亲属及政治盟友进行“提前赦免”,瞬间成为舆论焦点。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国《独立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特朗普在22日白宫首次采访时,对此进行了强烈抨击。拜登赦免名单中,包括因购枪时隐瞒吸毒事实面临三项联邦重罪指控的儿子亨特·拜登,此举被质疑为以权谋私。卸任当天,拜登还赦免了弟弟、妹妹等5位家人,称他们遭受政治对手攻击,是党派政治恶劣表现。此外,被特朗普视为“眼中钉”的安东尼·福奇、马克·米利以及“国会山骚乱”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成员等也在赦免之列。特朗普直言拜登到处赦免人却不赦免自己,暗示拜登及其赦免对象可能存在罪行,甚至涉及对他的政治和司法构陷,这一赦免争议进一步激化了两党矛盾。

特朗普上任后迅速对拜登政策展开“清算”。早在1月19日华盛顿特区集会上,他就宣称拜登“激进而愚蠢”的政策将在其上任几小时内被废除,指责拜登执政让美国倒退四年。拜登执政期间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发展,特朗普却认为这些是“赔钱买卖”,计划将重心转回传统能源和制造业。拜登为应对新冠疫情推出的1.9万亿美元“美国救助计划”,包括给民众发补助、提高失业救济金等,也被特朗普否定。特朗普还批评民主党对外援助过度,尤其在俄乌冲突中的投入,他竞选时承诺调停俄乌冲突,试图借此扭转局势。



半导体产业资料图

就职后不到几小时,特朗普便签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废除拜登多项标志性政策。这一行为引发轩然大波,拜登和民主党阵营指责特朗普“倒行逆施”,共和党则支持其“拨乱反正”。从经济数据看,拜登执政四年美国经济虽有复苏,但通胀率达21.2%,家庭收入增长仅19.4%,普通家庭购买力下降,这成为特朗普批评的有力依据。特朗普政策调整虽获部分人支持,但也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如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补贴取消,相关企业投资计划受阻,传统能源和制造业虽被重视,但其能否带动美国经济全面发展仍有待观察。

在社会层面,特朗普与拜登的政治博弈加剧了美国社会分裂。支持者认为特朗普在“拯救美国”,反对者则觉得他在“摧毁未来”,普通民众在政策频繁变动中无所适从。网友李大勇形象地比喻,美国总统换届像换装修风格,前任政策刚推行,后任就推翻重来,受苦的是老百姓。这种政策大幅变动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削弱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特朗普资料图

国际上,美国国内政治动荡也产生连锁反应。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特朗普承诺调停,被不少人视为“撤军”信号,引发欧洲盟友不满。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与美国紧密合作,特朗普政策调整可能打破原有合作模式,使其对俄政策陷入困境。在国际经济领域,特朗普推翻拜登经济政策,可能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拜登推动的清洁能源和半导体产业发展契合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科技竞争趋势,特朗普转回传统能源和制造业,可能使美国在相关领域失去优势,影响与美国合作的国家。

特朗普和拜登的政治较量不会因一次权力交接而结束。未来,特朗普能否兑现承诺,还是只是一场政治秀,充满未知。拜登及其民主党阵营也必然会在国会和舆论方面反击。美国这种两党激烈对抗、政策频繁变动的政治模式,对其长期发展无疑是巨大消耗。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政治不稳定也损害其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作为全球领导者,美国需展现稳定和负责任态度,否则不仅损害自身利益,还会影响全球和平与发展。这场由特朗普和拜登主导的美国政治风云仍在继续,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都在关注美国将如何在政治漩涡中找到方向。



美国民众资料图

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美国的政治体制,这种频繁的政策更迭与政党间的激烈对抗,暴露了其民主制度深层次的缺陷。美国自诩为民主的典范,向世界宣扬其民主价值观,然而国内政治的乱象却让这一形象大打折扣。

美国政治体制中,选举制度本应是民主的基石,可如今却饱受诟病。金钱政治的影响愈发严重,竞选活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使得政治人物在制定政策时,不得不考虑背后金主的利益,而普通民众的诉求往往被忽视。例如,在能源政策上,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巨额捐款可能会左右政治人物对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发展的态度,真正为民众福祉考量的成分却在减少。

两党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政治竞争与制衡,但如今已演变成严重的对立与分裂。为了争夺权力,两党不惜相互诋毁、阻碍对方政策的推行,全然不顾国家的长远发展。以医保改革为例,奥巴马执政时期推行的医保法案,在民主党执政时得以通过,但共和党上台后却极力废除,如此反复折腾,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让民众对医保政策的稳定性失去信心。



奥巴马资料图

在国际事务中,美国这种不稳定的政治状况也使其外交政策缺乏连贯性和可信度。盟友们对美国的政策摇摆不定感到困惑和担忧,在国际合作中也会有所顾虑。例如,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拜登政府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积极推动减排目标;而特朗普上台后却可能再度退出,这种反复无常让国际社会对美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的承诺产生怀疑。

美国国内的政治极化现象也愈发严重,民众被分裂为支持不同政党的阵营,彼此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加深。社交媒体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极化,信息的片面传播使得不同阵营的民众难以理性地交流和沟通,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撕裂的状态。长此以往,美国社会的凝聚力将不断削弱,国家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阻碍。

展望未来,美国需要深刻反思其政治体制的弊端,寻求一种更加平衡、稳定的政治发展模式。政治人物应摒弃党派私利,以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为重,通过协商与合作来制定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政策。否则,美国将在这种无休止的政治纷争中逐渐失去其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其国内民众也将继续承受政治动荡带来的苦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