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是国人心中珍藏的彩色童年,也在慢慢成为我们展现中式美学与东方哲学的浪漫载体。

最近几年间,国产动画电影连续出现了多次票房神话。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接近10亿元的票房被大家惊呼创造了一个票房神话;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又以超过50亿元的单片票房再造了一个更大的神话;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8天总票房破50亿,助《哪吒》系列电影总票房破100亿,成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系列动画电影。

这些“爆款”作品无一不有着鲜明的国风烙印,用的都是中国古代神话题材,也让动画迷喊出了“国漫崛起”的热血宣言。究竟什么样的动画作品能够既捧回奖杯、又赢得口碑,稳稳地戳中观众的情感和审美的DNA?


《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海报拼图 图源/微博@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中国动漫的崛起之路

每一部佳作、每一个爆款、每一次“出圈”,都让国漫朝着“崛起”更进一步。“国漫崛起”呼声高涨的背后,是底气、是期待,更应是提升硬核实力的勇气和决心。

从2012年开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从“规模拓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其重要表现有三:

第一,减少产品(作品)数量而提高产品(作品)质量。2011年以后,大多数省市取消了原有的“按分钟数奖励”政策,原来主要靠政府奖励、扶持资金维持既无经济实力又缺真正创作能力的一批投机企业退出了,而真正有追求有理想的动画企业和创作者则不用再患得患失于眼前利益,可以静下心来专注于艺术的精雕细琢。

现代动画制作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幕后功夫”要到家。例如,《哪吒》系列电影第一部,66次剧本修改,1400多个特效镜头,由约1600位动画制作人员共同成就。第二部,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

第二,品类由以电视动画为主,转向电视动画、动画电影、网络动画多种并行。2012年以后,国产动画电影明显多了起来。不仅如此,国产动画电影总体占比也大多超过国外动画。当前,国产动画电影、电视动画片、网络动画番剧以及动画短视频、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等形成了不同赛道,供应链模式也在转变。

第三,创作“系列”,跨界改编,精心培育IP,着力打造品牌。2012年以后,不论电视动画还是动画电影,抑或网络动画,其创作都不仅注重质量,而且往往采用“系列”的形式,即选定一个题材,围绕相同的角色,设计可以在几条主要的情节线上不断延续的结构,或者讲述角色之间在不同情境下发生的多个故事,由此构成一个庞大的内容、作品体系,在观众中乃至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IP运营是动漫产业链的核心,成熟的IP运作是商业变现的核心能力。IP的孵化和品牌的育成则是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国漫不仅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IP,更要去创造自己的新IP。


国漫电影何以成顶流?

在过去,每当提及动漫,我们或许会下意识地联想到日漫或美漫里的超级英雄宇宙。但是,如今的国漫“辨识度”越来越高,“记忆点”越来越多,我们关于国漫的“期待值”也在被不断拉高。

在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中国动画艺术也在逐渐走向成熟。所谓中国动画艺术的成熟,其标志是在提高质量、丰富品类、打造品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区别于任何国家动画的中国独有的民族动画艺术,其实现路径是动画创作的“再民族化”。

第一,改写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改写”与“改编”不同,过去美影厂的美术片《大闹天宫》《西游记》《哪吒闹海》等都只是“搬用”神话、传说原有的内容;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白蛇:缘起》等则对相关神话、传说进行了新的创造,讲了一个与原来神话、传说或其中角色相关的新的故事——这个故事虽跟原来的神话、传说有关联,却在原来神话、传说中不曾发生。

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表现孙悟空被五行山压了五百年出来后的一段心路历程:从失败的沮丧,到受挫的消沉,然后战胜自我、重振旗鼓、东山再起、英雄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塑造了一个与神话传说中的“仙童”完全相反的“魔童”。哪吒,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更是时代的精神写照。它让古老的神话故事与当代观众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使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第二,对艺术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毫无疑问,“再民族化”不仅仅涉及动画表达的内容——即使是内容也不仅仅限于神话、传说,还可以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当然“再民族化”对任何类型的民族题材的处理都需要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和人类共同价值观。除此以外,“再民族化”还涉及到内容的民族表达方式,并且同样也应该是具有鲜明创新意识和现代性表现的对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形式、风格的传承。

例如《大鱼·海棠》中对水底世界人们的生活场景设计借鉴了土楼造型;《姜子牙》中出现的甲骨铭文、青铜器皿、玄鸟神兽等,这些都是与作品内容和思想表达直接相关的造型设计,无疑都在视觉形式和风格上追求并表现了一定的中国风。

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完成了对传统神话的祛魅与再编码,以精神原力的形式,让万千观众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独属于个人的、情感上的或者文化上的羁绊,也最能代表社会的风貌、时代的风气。

鸣谢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盘剑

本期编辑 | 赵光菊
©人民论坛新媒体出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