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周刊·刀锋时间的读者新年好。

结束春节假期,回到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日常的第一周,我们挑选了2025年一月份值得关注的好书。

它们或是从历史的细节入手,展现女性的非凡旅程,或是在日常生活的反思中,碰撞出新的方法;有用真挚的随笔记录下的创作的历程,也有用令人叫绝的想象力编织出近未来的神话;有长辈的故事,也有青年的新声音。

我们期待在这样一份书单里,有你想要拿起的那本书。


社科类


《曹操的自白书


连清川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野spring,2024-12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比曹操更家喻户晓的人物吗?但是,你真的了解曹操吗?作者连清川想要重新解读的,正是曹操这个“熟悉的陌生人”。作者试图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深入研究和对相关文献的解读,在历史学基础上,运用文学的语言和想象力,还原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更加复杂、生动、不为人知的一面。连清川不仅关注曹操作为一代传奇人物的辉煌胜利,更着重描绘了曹操在追求理想、实现抱负过程中遭遇的挫折与失败。在这本书中,曹操不再是单一的“恶人”或“英雄”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矛盾的立体人物。

从卫生巾到节育环:20个物品见证女性主义200年


[法] 玛蒂尔德·拉雷尔 著,樊艳梅 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读客文化,2025-1

法国历史学家玛蒂尔德·拉雷尔在继《去他的父权制》之后,决定从小小的日常物品出发,以更加具体、更加鲜明的方式来讲述女性的历史。

本书用20个具象的物品,邀您见证200年来女性争取权利平等、经济独立、身体自由的故事。卫生巾、节育环、长裤、衣服口袋、银行卡、小家电……透过这些与女性斗争相关的物品,用女本位的观察视角,更加细致地贴近女性处境,看女性主义者如何利用物品来表达愤怒、争夺空间、交流观点、发起行动。

《古埃及文明》


金寿福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浦睿文化,2025-1

埃及学研究学者金寿福,以四十余年的研究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学界研究与考古发现,借助古埃及人留下的丰富文字、图画与实物,带领读者重新认识一个更为真切的古埃及,重构古埃及人的生命旅程。

从文明的兴起、国家起源与制度,到经济、宗教信仰、神话与神明、来世观念、墓葬习俗,再到象形文字、莎草纸和石刻上的文学、神庙与金字塔等代表性建筑……本书全景式地展现神秘瑰丽的古埃及文明,将其浓缩成一幅失落文明的壮丽画卷。

墨色事业:从英国内战到美国内战的报纸史


[英]马修·J. 肖 著,陈盛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万镜MirrorForest,2025-1

《墨色事业》是一部关于早期报业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历史著作。17—19世纪,欧美等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政治变革,与这些变革相伴随的是早期报纸行业的发展。作者在讲述这两百多年英国、欧洲大陆和美洲人们制作、阅读报纸的故事的同时,也阐述了新闻是什么,新闻如何成为公共生活的中心,并且展示了报纸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载体,它还帮助定义了共同体。在书中可以看到,如今我们所担忧的许多新闻界的问题,在早期报业普遍存在。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


刘擎、严飞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5-1

本书邀请了两位顶尖学者,在全球一流学府哈佛大学,进行了八次诚挚交心的智趣对话,涵盖了教育、旅行、乡愁、痛苦等主题,带来一堂当代人自我确认的必修课,展开了一次关于自我认同的探索之旅,并指引我们如何在悬浮的时代重建自我的锚点。

两位作者结合历史、自然、科技、文化、政治、哲学、社会学等众多元素,通过对人与世界重大问题的对话与追问,解读社会的发展与复杂性,解析时代与自身的困惑,反思我们的处境和对自我的认同与理解,为进退失据的现代人在确定性和开放性当中找到第三种可能性,启发我们以新的视角探索自我和世界,更好地做出对自我的一种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思考。

岁时请神:中国诸神图志


李龙 著

中信出版社|中信·雅信,2025-1

这些想象出来的神仙,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的丰厚土壤,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祝愿。《西游记》《封神榜》跌宕起伏的传说,凝聚着历代文人的创作与灵感;庄严神圣的瑞兽、飘逸神秘的仙人,以及奇幻多彩的配色与图案等,无不展现出古人的瑰丽想象;掌管家宅平安的土地公,预示五谷丰登的灶王爷,暗含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信仰;“天地化三清”,代表着古人对天人合一思想、万物运行洞察的哲学理解……

熙丰残照:北宋中期的改革


萧瀚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2025-1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北宋熙丰变法的史学专著。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将熙丰变法置于两千多年的中国皇朝历史,乃至世界史中进行考察。书中系统且全面地梳理了熙丰变法的各项重要改革,并运用当代制度经济学等多种跨学科方法论对改革的成本、收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熙丰变法的成败得失,揭示其独特性与超前性。

书中围绕变法的激战过程进行了生动、翔实的描述,同时对北宋新旧党的重要人物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的政治品格做了细致的梳理与评价,可作为了解北宋中期政治改革的重要参考。

新反智时代


[美] 苏珊·雅各比 著,曹聿非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1

《新反智时代》可以视为对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文化研究经典、普利策奖获奖之作《美国的反智主义》的续写。

在对过去半个世纪的文化史的热烈讨论中,本书聚焦的是各种社会力量的融合,这种融合引发了一场反理性主义的完美风暴。其中包括:风生水起的宗教原教旨主义,它今时今日的政治权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未能培养出有见识的公民的公共教育;互联网对印刷文化的胜利;以及美国对资讯娱乐节目的有害发展。

作者苏珊·雅各比将历史分析与当代观察相结合,语言诙谐生动,观点振聋发聩,无异于对当代美国的当头棒喝。她既不偏袒右翼,也不偏袒左翼,而是向美国人发出警告:在今天这样关键的政治时刻,若任由反智与反理性发展,只会使美国人越来越愚蠢,未来的美国只会变成精神荒原。《新反智时代》也为当下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长辈的故事》


熊景明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2025-1

这部家族记忆史,透过人物的命运沉浮,展现了西南边陲城市昆明自民国至共和国近百年的风云变幻及新旧冲突,时代风暴对一个大家庭的影响,细腻地描绘了在时代巨变的潮流中,一群普通人恪守传统美德,坚守人性的美好信念,以至情至性彼此温暖,造福社会。

自恋与服从


[奥] 伊索尔德·沙里姆,桂书杰、包向飞 译

上海三联书店,2025-1

当理想自我取代了权威,对每个人提出要求——你必须变得更好,成为你的理想,这对自我和社会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自愿服从于“自恋的痛苦”?我们又为什么要同意现状?

聚焦自恋,从经济、社会、道德等维度,本书介绍了从中世纪到近现代“自恋”逐渐取代权威、信仰成为我们服从对象的过程,结合不同时期思想家如斯宾诺莎、黑格尔、马克斯·韦伯、弗洛伊德、福柯、阿尔都塞等人的论证,分析当前的过度竞争、量化管理、自我规训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看到自我陶醉的“我就是我”的矛盾之处,走出虚假的田园诗,不错过他人与周围的世界。


文学类


法比安


[德] 埃里希·凯斯特纳 著,李晓艳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5-1

这部小说讲述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下,小镇青年法比安在纸醉金迷的柏林寻找自我,经历一场荒诞又真实的清醒梦,也诉说理想主义者的迷失与坚守、绝望与微光。“如今该往何处去呢?”

作者用诙谐而潇洒的笔触,直击大萧条时代的焦虑与幻灭,塑造了夹杂着狂热希望与绝望的悲喜剧现场。

轨道


[英] 萨曼莎·哈维 著,林庆新 译

中译出版社|中译人文阅读,2025-1

这是一部极具诗意的意识流小说,讲述了6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中的一天。

来自不同国家的6名宇航员驻扎在一座国际空间站中,空间站绕地球轨道运行,小小的舱室就是他们的世界。他们是彼此安全的保障,成了另类的“一家人”。地球上的一切似乎都已离他们远去,他们透过舷窗俯瞰地球的全景,看自己遥远的家乡,看壮美的台风气旋,看人类活动在地球留下的惊人痕迹……仿佛自己是不属于地球的局外人。然而,与地球的牵绊终究让他们无法安然逃避。他们各自涌起了回忆,想到了曾在台风中险些遇难的朋友,想到自己因任务不能见母亲最后一面,想到与妻子甜美的回忆……

他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透过舷窗,看着无比壮丽的地球美景,对自己、对人类的思考,也萦绕在他们心头。

行于浮世


洁尘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浦睿文化,2024-12

本书是作家洁尘的随笔,记录了她行走日本的15年。在这15年间,洁尘奔赴于日本的乡间和山川、城市与原野。在一步一步的丈量中,她逐渐积累关于日本的认知与体验。

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正冈子规、河合曾良、服部岚雪、向井去来、良宽法师……本书收集了三十多位俳人的俳句和赏析,而洁尘则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顺着俳人的脚印,与他们在诗歌中相遇。纵使时过境迁,我们依旧能品味到俳句中诗人那刹那间的错愕、惊喜、狂躁、巧思、禅趣。

犒赏系统


[英]杰姆·考尔德 著,陈新宇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2025-1

英国文坛新物种杰姆·考尔德,“一位温柔的数字时代的编年史家”,为Z世代生存图景画像之作。

书名“犒赏系统”原系生物学术语,指人类等生物大脑中存在的一种能使个体获得即时满足的神经机制。而在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中,犒赏系统就是社交网络时代人类生存之所系,以及短篇小说这门艺术本身。

一部真正属于社交媒体/算法时代的短篇小说集:一个由于与上司恋爱险些落入陷阱的女厨师,一段始于算法终于算法的暧昧交往,一对在多年后偶然相遇的恋人,一个利用上班时间在搜索引擎搜索栏里偷偷写作的小说家……

《秘密关系


何常在 著

花城出版社,2025-1

似乎是很平常的一天,简小群刚打过一架的上司毕大邱与离婚半年的前妻史笛同时自杀。生活向他打开了荒诞的大门,一夜之间,他的人生从平淡转为惊险与刺激。

新婚半年的妻子神秘死亡,看透人性的精密布局下遍布谜团。文艺女神、疯狂女人、冷漠爱人,哪个才是真实的她?

一段隐秘关系,隐藏一个关于爱与人性的真相。

失落的火星之城


[美]雷·布拉德伯里 著,李懿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1

本书是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经典短篇集《火星编年史》的姊妹篇,收入十八则完成于1960—1970年代的火星故事,以地球人移民火星后发生的一系列“黑镜”式奇异事件,探查人性深处的恐惧与欲望。

有人逐渐被火星文明同化,抛弃聚居的城镇,成为黑肤金眼的火星人;有人为了发泄地球毁灭的怨念,在火星上展开无差别屠杀;有人与火星人联姻,艰难摸索着共存之道;有人孤独终老,在昔日的磁带录音中苦苦等待来自故乡的飞船。主打篇目《失落的火星之城》中,军官、诗人、猎手、演员和女仆一行人同去寻找消失了两万年之久的火星城市,那是一处运转自如、诱惑丛生的神秘之地;最终所有人深陷于自身执念,却无法如当年的火星人一样顺利逃脱…… 布拉德伯里以其特有的诗意与哥特风,在陌生星球上奏响一曲人类文明的挽歌。

《时运


魏思孝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5-1

作者魏思孝个人写作生涯第一个阶段的全景概括,长篇《余事勿取》《王能好》《土广寸木》背后的丰饶短篇——

本书炽热、放肆、生猛、真诚地讲述了二十九个故事,那些“活着”的乡镇青年,不安地挣扎并越过每一天源源不断的麻烦。这些小说以“情绪”为基本。而放肆、生猛,是魏思孝过去十余年的的整体精神写照。

有山有谷


崔君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5-1

小说集聚焦人的关系,特别是父女、母子、夫妻、情侣、闺蜜这样的亲密关系,以扎实的生活细节结构故事,探寻其中不易察觉的张力。崔君的小说世界时而紧张,时而松弛,书写人物在与生活的搏斗中是如何遍体鳞伤 又心存向往,表达对当代中国城市(镇)生活及观念变迁的整体性观察和思索。

《足迹


[印尼]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 著,张玉安、居三元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玻璃屋/Glass House,2025-1

《足迹》不仅讲述了一个历史浪漫主义故事,更是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明克及其同代人的奋斗历程宛如一面镜子,照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始终相似。在那片被压迫、不义与不平等阴霾笼罩的土地上,他们为争取正义与独立而展开的抗争,是一场旨在缔造共同未来的集体壮举。这部小说作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形成过程和争取自治、维护独立斗争的生动寓言,提醒着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与自由。

座头鲸来到香港:梁秉钧五十年诗选


梁秉钧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雅众文化,2025-1

本书为梁秉钧创作50年的诗选,分为13个小辑,包括“青果”“形象香港”“游诗”“大地上的居所”“莲叶”“中国光影”“食事风景”“游戏”“物咏”“游艺”“古籍”“问候”和“颂诗”,涵盖了他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主题和风格。本书不仅是梁秉钧诗歌创作的总结,也是香港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见证。

· END ·

整理丨刀锋时间

校对丨遇见

今 日 话 题

最近读了哪些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