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涉及WhatsApp用户的大规模网络间谍事件浮出水面。据母公司Meta披露,近100名WhatsApp用户遭受网络攻击,受影响用户遍布全球24个国家。而最新消息显示,至少14个国家的用户成为重点目标,其中包括奥地利,主要受害者为记者和活动人士。
美国-以色列公司Paragon涉案
据调查,此次攻击所使用的间谍软件来自总部设于美国的以色列公司Paragon,该公司由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创立。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称,该间谍软件的主要购买方包括美国政府及其他多个未具名国家。尽管购买协议规定不得监视公民或记者,但此次曝光的事件表明,这些限制可能被无视。
面对指控,Paragon坚称自身无责,认为此事是对其的“替罪羊”指控,以掩盖WhatsApp自身的安全漏洞。与此同时,Paragon表示,将与任何滥用该软件的客户断绝合作关系,并不排除法律诉讼的可能性。
奥地利——中立国情报交锋的“暗战之地”
奥地利此次成为受害国之一,并不令人意外。作为永久中立国,奥地利自二战结束以来,尤其是冷战时期,长期处于国际间谍活动的核心地带。维也纳不仅是联合国、欧佩克等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同时也是东西方情报机构频繁交手的“前线”。在冷战时期,苏联克格勃(KGB)、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以及英国军情六处(MI6)等机构都在维也纳进行间谍活动,利用奥地利的中立立场和开放环境进行情报交换和渗透。
这种历史遗留效应延续至今,使得奥地利仍是各国情报战的重要舞台。近年来,多起涉及俄罗斯、西方国家的间谍案都与奥地利有关,包括2018年曝出的奥地利退役上校为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事件。此外,奥地利政府因其相对宽松的网络监管环境,也成为黑客和网络间谍活动的重点关注对象。
瑞士、奥地利、新加坡:中立国在情报战中的特殊角色
奥地利并非唯一扮演这种角色的国家,瑞士和新加坡也在国际间谍活动中扮演了类似的“情报中转站”角色:
瑞士以其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国际调解人的角色,以及作为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的所在地,长期成为各国情报机构交易信息、转移资金、进行秘密外交的关键场所。瑞士的金融中心地位使其成为洗钱、情报收购等活动的温床。
新加坡凭借其地理位置和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区域情报网络中也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美中竞争加剧,新加坡成为美国及其盟友与中国情报机构较量的重要节点。
奥地利通讯社(APA)报道称,相关政府机构已被要求提供关于此次攻击的详细信息,并确认奥地利受害者的具体情况,但官方尚未回应。欧盟委员会表示,已要求各成员国政府对这一事件展开深入调查,确保查明真相并采取必要措施。
此次WhatsApp间谍软件事件,让人想起2021年的Pegasus间谍软件丑闻。当时,由以色列NSO集团开发的该软件被全球多国政府用于监控记者、异见人士和政治人物,持续多年之久。尽管NSO集团曾辩解称其技术仅用于打击犯罪和恐怖主义,但最终的调查发现,该软件被滥用以实施大规模监视。
此次Paragon软件的滥用再次敲响警钟,暴露了全球网络安全的隐患,也凸显了中立国在全球情报角力中的独特地位。在这个越来越数字化的时代,奥地利、瑞士、新加坡等国不仅是间谍战的传统战场,同时也成为新型网络间谍战的关键节点。未来,各国政府及科技公司能否采取更严格的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重演,仍有待观察。
- THE END -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Karl原创编译,部分内容参考自ORF、奥地利《新闻报》《信使报》《奥地利报》《今日报》等,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APA及网络,转载请注明《维城》Eur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