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自首飞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多年。2023年引入涡扇-15后,歼-20B正式腾飞。这一型号的登台不仅标志着歼-20从原型到巅峰的全面升级,更是集成了歼-20设计理念的完美诠释。

从2013年首飞到2023年的全面升级,歼-20经历了3次换心、5次修型,逐一淘汰各种技术方案,最终在性能表现上达到了设计者与军方的理想状态。如今的歼-20B已然成为了歼-20系列的完美代表。



F-22猛禽战斗机的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旨在满足对于未来战场的潜在威胁的需求。经过20余年的研发、测试与优化,F-22于1997年正式服役美国空军,成为第五代战斗机领域的标杆。

F-22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隐身性能:采用了隐身外形设计与先进的隐身涂层技术,有效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
  2. 超音速巡航能力:可在超音速巡航中携带较多弹药,具备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
  3. 卓越的机动性能:配备先进的向心加速装置(如反冲推进技术),能够执行复杂的规避动作。
  4. 先进的传感器融合系统:整合了雷达、光电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等,提供全天候、全域的战场感知能力。

根据一项由权威国际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模拟空战中,歼-20对阵F-22的胜率可高达95%以上。这一数据似乎暗示了歼-20在空战中的实质性优势。



然而,必须明确的是,这一模拟结果仅反映了数字模型下的对抗效果,在真实战场环境中,实际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也是为什么美军的官兵们依然将F-22视为空战中的“制胜票”。

歼-20B的最大的突破不仅在于提升个人性能,更在于其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能力。算是让“大牛”与“小炮”齐头并进,歼-20可以在空中指挥群群作战,充当“指挥官”,而无人机(如GJ-11)则充当“残疾军”执行侦察、诱饵、多方向攻击等多样化任务。



这样一来,歼-20B不再是单纯的“对标”F-22,而是在团队作战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就像将军与士兵的关系一样,歼-20B是指挥官,无人机则是执行者,两者结合一动,弥补了单靠一架战机的空中优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