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说起豪华品牌,BBA是永远绕不过的,但如今BBA地位正在被一众新能源品牌挑战,去年特斯拉首次在销量上超越奥迪。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纷纷发布了各自的“成绩单”,奔驰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至198.34万辆;宝马全球销量245.08万辆,同比下滑4%;奥迪全球销量167.12万辆,同比下降11.8%。



特斯拉的销量虽低于预期,但凭借全球年销178.92万辆的成绩,超越了年销167.12万辆的奥迪,成功将BBA拆成了BBT。但对于BBA来说,真正的挑战还是在中国市场——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国产品牌正在挤占豪华车的市场份额。

BBA怎么就变成了BBT?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售出178.92万辆汽车,相较于2023年的180.8万辆,减少了约2万辆,同比下降1.1%。这是自2015年以来,特斯拉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的情况。


尽管特斯拉销量有所下降,销量却首次超过奥迪,成功将BBA变成了BBT。奥迪是BBA中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2024年全球销量为167.1万辆,同比下降11.8%。奥迪方面表示,导致其全球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零部件供应受限等。

从主要市场表现看,2024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64.9万辆,同比下降10%;德国销量为19.8万辆,同比下降21.3%;除德国以外的欧洲销量为46.62万辆;北美销量为24.1万辆,同比下降13%;其他海外市场销量11.65万辆,同比下降18.2%。


为改变现状,奥迪最近宣布放弃此前计划推出的燃油车奇数、电动车偶数命名法,改回以往传统的命名方式,电动汽车将继续在名称后加上e-tron标识,燃油版奥迪车型则通过TFSI等标签来进行区分。公告指出,未来奥迪全局字母数字模型名称将由一个或多个字母和一个数字组成,字母A和Q继续表示低地板和高地板车辆之间的区别,这些数字从一到八可以与动力总成类型无关地进行明确的分类。

奥迪也承认,新命名方式未能获得客户认可,客户和经销商反馈证实了新命名体系容易引起认知上的混乱;另一原因则是,奥迪电动化得不及预期,去年全球销售奥迪电动车16.4万辆,同比下滑8%。

电动MINI的无奈降价路

宝马和奔驰同样遇到了类似困境。以宝马为例,电动MINI作为宝马的转型投石问路品牌,销量却遭到冷遇。去年7月、8月,宝马 MINI 连续推出两款全新的纯电车型COOPER E和 ACEMAN E,然而销量并不如意。上险量数据显示,COOPER E在去年7、8、9月销量分别为578辆、331辆、197辆,ACEMAN E去年9月销量仅179辆。


面对残酷的市场环境,去年10月18日,宝马MINI官宣降价:上市仅3个月的全新电动MINI COOPER,起售价从18.98万元直接降到14.88万元;而今年8月才上市的紧凑型纯电SUV车型MINI ACEMAN,更是从20.99万元的起售价降到了16.39万元,降幅高达4.6万元。


这是MINI品牌史上首次给出如此大幅折扣。厂家原本以为这限时一口价能像火箭发射一样迅速提升销量,但情况并不理想。一开始,这优惠确实挺吸引人,主打车型Cooper每周销量在百辆左右,巅峰时达到1062辆,但去年11月销量未达预期‌,销售不到3000辆,去年12月官方并没有公布销量数据,但一些渠道得到的信息,销售业绩并不令人满意。

在如此大幅度降价的背景下,电动MINI销量仍不如意。外界分析,主要原因不外乎性价比,市场上的可替代品太多。众多车企纷纷在微型车市场下注,好开的微型电动车越来越多。然而宝马似乎还没意识到MINI的问题所在,MINI本轮的降价仅持续了40多天就快速结束,似乎降价本意并不在讨好市场,更大的可能只是为了减轻库存压力。

MINI的现状也折射了宝马集团的现实困境——2024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245.08万辆,同比下降4%。其中,BMW品牌220.02万台,同比下滑2.3%;MINI品牌24.49万台,同比下滑17.1%;劳斯莱斯5712台,同比下滑5.3%。2024年,中国市场是宝马全球下滑幅度最大的区域,BMW及MINI品牌在华合计销量为71.45万辆,同比下滑13.4%。

再来看奔驰,2024年其全球销量为198万辆,同比下降3%;其中电动汽车销量为18.5万辆,同比下降23%。分市场来看,奔驰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3%;在美国市场销量增长9%;在中国市场销量下降6.7%,成为全球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不过,奔驰仍然是2024年中国豪华车的销量冠军,交付了超71.4万辆新车。


豪华品牌的遇冷,究其原因不外乎电动化转型迟缓。虽然近年来BBA一直在大力推动电动化转型,但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还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业内人士分析,BBA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失速”,主要是电动化、智能化已成为中国车市的主流,而BBA们显然未能跟上节奏并引领潮流。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建议删除1000万辆的国家;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中国汽车品牌乘势而上,销量占有率达65.2%,同比增长9.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外资及合资品牌在中国的市占率持续下滑。

与BBA在华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在2024年大部分都取得了品牌历史最佳表现。

今年只会更难

作为BBA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中国市场扭转颓势,可能是当下BBA最重要的任务。对于正徐徐展开画卷的2025年,BBA的诚意不可谓不足,纷纷加大产品攻势、加码本土研发、加快融入本土产业链生态。

奔驰宣布,在202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0余款全新及改款产品,并继续推进全系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拓展“油电同智”的多元化产品矩阵。


按照宝马集团的计划,2025年将有超过10款宝马品牌和多款MINI品牌新车在中国上市。另外,宝马新世代车型从2025年开始在全球市场推出,首款国产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沈阳投产。

奥迪也将在中国市场上带来多款新车。其中,一汽奥迪将2025年视为“攻坚”之年,坚持“油电共智”,计划推出5款全新车型,包括全新奥迪A5L、奥迪Q5L、奥迪A6L e-tron、奥迪Q6L etron家族等。据悉,上汽奥迪将发布两款重磅新车——A5L Sportback和新品牌AUDI首款电动车型——AUDI E。

虽然BBA放出了这么多大招,但是2025年对于BBA来说肯定会更难。2025年国内车市“厮杀”将会更加激烈,而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锚定高端化、智能化,将会逐渐改变外资品牌主导中国高档车市场的格局。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张景嵩

编辑 陈伊

审核 罗祎 邵宇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