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 通讯员 张鸣
在2025年的开端,商河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暨“转型升级年”动员大会召开,以高瞻远瞩、务实笃行的工作部署,为“转型升级年”定调,勾勒出商河在复杂多变经济浪潮中破浪前行、实现高质量跨越的宏伟蓝图,意义深远,令人振奋。
“每段时期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挑战,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任务,”提到为什么要转型升级,商河县委书记袁长奎对当前形势进行了研判与分析,并提出如何“破题”的根本之策,“要以辩证、全面、发展的眼光,准确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的‘时与势’、‘危与机’”。
转型升级,理念先行。从宏观层面树牢高质量发展目标,追求质与量的协同提升,到具体工作中摒弃粗放、单一的旧模式,向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大步迈进,这是一场思想的深刻革命。盘活资产、拨投结合、国企改革等系列举措,旨在激活市场 “一池春水”,让资源配置更高效、经济活力更充沛;强调法治思维、制度落实与专业能力培养,则为发展筑牢坚实根基,确保每一步都行稳致远。当干部们都能以全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商河的发展必将迎来思维破冰后的磅礴力量。
经济结构优化是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作为农业大县,商河立足当下产业格局,一方面坚定工业强县决心,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壮大高端生物医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力求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华丽转身;另一方面深挖服务业潜力,借批发零售业蓬勃之势,布局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多元业态,同时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如此,构建起三次产业协同共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新格局,方能使经济根基愈发稳固,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工作方式转型聚焦“科学”二字。锚定清晰目标、绘制精准 “路线图”,让各部门单位知方向、明责任,积跬步以至千里;兼顾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内外因联动汇聚发展合力,为商河发展引入源源不断的 “活水”;依托精细机制与 “工匠精神”,确保政策落地精准高效,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科学的工作方式如精密齿轮组,将各环节紧密咬合,驱动发展巨轮滚滚向前。
作风建设转型为转型升级保驾护航。整治站位、境界、效率等问题,弘扬 “商河精神” 与 “商河作风”,让党员干部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担当意识、更快执行速度投身发展主战场。从 “要我干” 变为 “我要干”,从 “干得了” 迈向 “干得好”,干部作风的转变将凝聚起强大向心力,成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这场转型升级的宏大实践中,产业发展是主力军。现代产业体系的持续健全、工业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赋能的全面加速,将为商河培育出创新驱动、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作为 “牛鼻子”,通过谋、招、建、纳、产、扶全周期的提标升级,确保项目 “落地生花”,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环境打造从县城、园区到乡村全面发力,提升营商 “软实力”,塑造生态宜居 “硬品牌”,为人才、企业、资本营造出近悦远来的优质沃土。改革创新围绕各方重点深耕细作,将规定动作做到位、比较优势擦擦亮、成熟经验再升华、发展需求深挖掘,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能。民生事业聚焦保障、文化、安全多点提升,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绘就幸福商河新画卷。党的建设强化引领,从政治、干部、基层组织到作风纪律全方位升级,为转型升级注入 “红色动力”,确保发展始终沿着正确航向。
“谁来干” 的有力回答,为这场变革提供了坚实保障。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制度约束与督导考核双管齐下,形成了全县上下 “一盘棋”、齐抓共管促转型的生动局面。
商河的“转型升级年”,承载着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肩负着再造新辉煌的历史使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再出发、争先进位创一流,全力以赴推动全县各项工作转型升级,奋力谱写商河高质量快速度可持续发展新篇章。”袁长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