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突然叫停了所有对外援助,他质疑对外援助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对乌克兰的巨额军事援助到底去哪了。
据他的说法,美国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竟高达2000亿美元,但泽连斯基反驳称,乌克兰实际上只收到了750亿美元。中间那消失的1250亿美元,究竟流向何方,成了一个谜。
其实类似这种援助“失踪”事件并非首次。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就曾想查清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投入的2万亿美元的去向。
他派出的审计团队却遭遇神秘坠机,人员悉数遇难,使得真相至今未明。美国的军事支出效率一直受到质疑,而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军队及其相关系统的长期腐败。
在美国国会,有议员用一袋螺丝批评军方的采购流程,因为这袋普通螺丝的采购价竟然达到9万美元,而市场价格不过百美元。
这并不是个案,而是采购流程的整体失效,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体系性腐败。这种腐败结构不只是个人贪腐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似乎都在从中获益。
具体到对乌克兰的援助,问题也就更为复杂。
根据泽连斯基的说法,乌克兰收到的大多是武器装备,现金很少。美国的援助实际上先进入了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军工企业先拿到拨款,再开始生产武器。
然而,这些新武器并不会送到乌克兰,而是补充回美国自己的库存。于是交给乌克兰的,往往是从美国仓库翻出来的老旧武器。
这其中就有一个巨大的价格差异。比如,美国采购一枚新炮弹的成本是5000美元,但给乌克兰的库存炮弹可能只值1000美元,而它的实际生产成本甚至不到1000美元。
如此操作,军工企业轻松获取了高额利润,而这些资金都是直接来自美国财政。
更为复杂的是,美军在产能不足时,还会从其它国家如韩国、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等采购武器设备,美国公司在此过程中扮演了转手倒卖的角色,也从中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总之,各方在援助链条上分食利益,真正落到乌克兰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资金最终成为填补美国内部各类费用的来源,驻欧美军的经费也被算作对乌克兰的援助。
可这是个大黑锅,乌克兰根本背不起,但特朗普却有点想借着这口黑锅把泽连斯基直接端下桌的意思。
就在72小时内,特朗普向乌克兰和其总统泽连斯基放了两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大招。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突然推动乌克兰尽快进行选举。这一步骤对泽连斯基来说可谓是一大打击,因为这不仅会动摇他的领导地位,还可能引发乌克兰内部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特朗普亲自发声,要求乌克兰在矿产资源问题上给美国一些好处,以此作为换取美国军事援助的条件。
据悉,特朗普团队开始逼宫泽连斯基,公然呼吁乌克兰举行大选。
有趣的是,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俄方甚至表示“泽连斯基的合法性早已丧失”。
美俄的联手行动让乌克兰政府感到颇为恐慌。他们认为,如果此时举行选举,不仅会危及国家的团结,更重要的是乌军极有可能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不过按照乌克兰国内的法律规定,泽连斯基早在去年就该退了,但他以乌克兰处于战时状态为由无限期推迟选举,截止现在他已经超期执政9个月。
这么明显的把柄自然也成为了美俄共同施压的突破口。
特朗普的意思很明显,不听话就下台。
面对来自美俄的双重压力,泽连斯基也做出最新表态,表示愿意与普京直接对话解决冲突。然而,对于乌克兰的矿产资源问题,他尚未做出明确回应。
这些矿产可以说是乌克兰的命脉,一旦交出去,泽连斯基必退无疑,而且不仅仅是他自己没有了筹码,整个乌克兰也没有了任何退路。
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便特朗普如愿吞下了乌克兰所有矿产,那美国就能实现矿产自由吗?
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美国目前需要50种关键矿产,其中16种进口依赖度超过50%,而有12种则完全依赖进口。
而乌克兰恰好拥有这50种关键矿产中的22种,包括几种美国100%依赖进口的矿产。因而,这些资源对美国而言确实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远非数千亿的军事援助所能比拟。
然而,即便泽连斯基真按特朗普的要求行事,美国在开采和提纯这些矿产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加拿大资源部长早就提醒特朗普,在美国工业空心化问题尚未解决之前,要建立一条成熟的矿产开采和提纯产业链几乎不可能。
当然,给特朗普足够多的时间,他也许有机会完成这一“宏大”的工程,但这仍是个未知数。
不过,特朗普似乎忽略了俄罗斯和欧洲的潜在反应。虽然欧洲表现得软弱无力,尤其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在面对特朗普时也只是口头表达不满,但在背后推动欧洲的普京不会坐视不管。
普京的战略目标之一正是促使欧洲实现独立于美国的战略自主。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地从乌克兰抢夺矿产资源,那么无疑将彻底激怒欧洲,到时欧洲可能会倾向于与俄罗斯重建关系,而特朗普也将失去他所需的欧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