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对我国征收10%的关税。
特朗普进一步威胁说,如果这些国家不解决他对非法移民和芬太尼走私的担忧,他就要征收进口税。加拿大和墨西哥均表示,他们正在准备征收报复性关税。
特朗普表示,如果这些国家采取报复行动,他还准备将关税升级。
阔别四年之后,特朗普带着他最熟悉的关税,又回来了。
这次特朗普对三个国家分别征收10%至25%的关税,事实上对美国自身风险也是极大的。仅仅是以我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三个国家,合计就占美国进口额的40%以上,因此如果美国面临报复性关税,那么毫无疑问,这一定是两败俱伤的选择。
特朗普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白宫在上周六的声明中给出了解释。白宫声明说:“今天的关税公告对于让墨西哥和加拿大履行其阻止有毒药物大量涌入美国的承诺是必要的。”
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真相社交”上也表示:“这是透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完成的,因为非法移民和包括芬太尼在内的致命药物构成了重大威胁。”
但也显然也不是特朗普征收关税的唯一理由。
关税是对进入该国的货物征收的国内税,与其进口价值成比例。因此特朗普征收关税,最终仍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两败俱伤”效果,目的还为了他口中的“美国优先”。
特朗普一直都说,关税是字典里最美丽的词。他将关税视为美国经济增长、保护就业和增加税收的一种方式。当然,这也很有可能将美国所谓的“盟友”越推越远。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回应中称,有关墨西哥和犯罪组织结盟的指控是“诽谤”。辛鲍姆还说,墨西哥愿意与美国合作,问题不是通过征收关税解决的,而是通过对话解决的。
辛鲍姆也已经指示墨西哥经济部长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回应,预计其中也包括将对美国商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加拿大也将做出回应。
此时,距离特朗普上任还不足一个月,新的“关税战争”正在形成。
具体到加拿大方面,加拿大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300亿加元将于2月4日生效,另外1250亿加元将在21天内生效。
目标商品就包括美国啤酒、葡萄酒、威士忌、水果和果汁、蔬菜、香水、服装和鞋子,以及家用电器、运动用品和家具,其中木材和塑胶也将面临征税。
随着特朗普再度成为美国总统,世界上几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将再度回归,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会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我国由于只加征了10%的关税,考虑到特朗普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我们,因此当下我们将就美国的错误做法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软硬皆施,可能才是应对特朗普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武器。
不管是加拿大还是墨西哥,他们均表示,一方面要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另一方面也试图向美国保证,他们正在采取行动解决对其美国边境的担忧。
随着关税的形成,最终特朗普的这一决定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从汽车到服装,从钢铁到水果,多种产品的价格都可能迎来涨价。
这还会危及美国本土的汽车业务。在组装最终车辆之前,汽车零件通常会多次跨越三个边界,根据道明经济咨询公司的说法,关税会导致美国汽车平均价格上涨约3000美元。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1月份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将减缓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并加速通胀。
美国自身的产业协会也在敲响警钟。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表示,征收可能会增加住房成本。自由贸易农民协会表示,由于许多美国农场已经陷入困境,增加关税只会恶化美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情况。
这一次,特朗普加征关税的理由和过去并不相同。
在其首个任期内,特朗普进行加征关税,引用了允许使用关税的规则,作为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回应。
但这一次,特朗普用芬太尼和非法移民为理由,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运用他自己的权力来征收关税。
对关税而言,这是非常不同寻常的一点。
以我国为例,作为世界工厂,我们仍然是材料、设备和零件的第一大来源,包括越南和菲律宾也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特朗普对我国加征10%的关税,这可能会导致供应链颠覆,迎来短缺。
在2018年时,特朗普对我国加征关税,当时也导致了部分生产从我国转移到了东南亚,随着美国对我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新关税,制造业生态系统可能还会进一步重组。
看起来,10%的关税的确并不高,但如果我们联想到,这已经是在2018年关税基础之上的额外10%的关税,那么这笔关税,实际上已经很高了。
而美国,还不仅仅是我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风险因素。
早在2024年,加拿大就和欧盟以及美国一起对我国电动车征收关税。除此之外,随着整个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崛起,可能被征收关税的领域还会越来越多。
特朗普这一招更狠的地方还在于,10%的关税可能还只是开胃菜,并不是最终的税率,其目的就是为了逼我们坐上谈判桌,以期望购买更多美国货。
除了关税之外,我国还面临着美国国会上个月提出的撤销我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税的《恢复贸易公平法案》。
看起来,10%的关税无关痛痒,但由于加征关税的成本将会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理论上这似乎也推高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都是有对策的。我们可以因为美国加征关税,从而绕道东南亚地区生产商品。
同样的,美国消费者也会因为越来越贵的“中国商品”,反过来选择没有关税负担的东南亚制造商品。
长此以往,美国也就达到了削弱我国制造业本土实力的策略。
这也是特朗普最可怕的地方,加征关税,变相倒逼美国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放弃我国商品。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特朗普能够实现他所谓的目的吗?
显然,他还是小瞧了什么是世界工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