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

2月6日晚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一轮油价调整公告,由于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本轮计价周期内,对应的国际油价震荡下行,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徐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供应和需求都是利空消息占据主导地位,受此影响,原油变化率正向区间不断收窄,直至成品油零售调价窗口搁浅。

对于下一轮油价调整情况,业内普遍认为有望迎来下调,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仇晓告诉记者,新一轮调价周期初始,重新计算后的原油变化率处负值深位,下调预期笼罩市场。按照当前原油价格测算,预计首日下调幅度较大。

节后首次调价搁浅

国家发改委在公告中指出,自2025年1月1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2月6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1月16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因此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2月6日第十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77.35美元/桶,变化率为0.67%,因未达条件,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调整搁浅。

本轮是2025年第三次调价,也是2025年的首次搁浅。本次调价过后,2025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两涨一搁浅”的格局,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5年2月19日24时开启。

由于油价不涨不跌,因此全国大多数地区柴油价格区间同上一轮油价区间一致,为7.4—7.6元/升,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7.8—7.9元/升。春节假期探亲访友,公众自驾出行处于高峰,出行成本虽没有因本次油价调整而变化,但和节前比较仍然增加很多。

需求方面,假日期间,私家车长途出行增多,汽油整体需求旺盛;柴油需求虽受停工拖累,但对节后补库预期偏强;成品油报价摆脱原油走跌压制,逆市反弹。汽柴油市场氛围反弹有限,小部分低库存业者有短暂刚需购进。

国际油价震荡下行

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震荡下行。从供给端来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消息人士表示,OPEC预计仍将继续实施目前的产量政策,根据计划,OPEC将从4月份开始逐步取消220万桶/日的减产,OPEC月产量将增加13.8万桶/日,增产将持续到2026年9月。

与此同时,美国对俄罗斯制裁所造成的原油供应风险也在逐步消退,由此带来的油价溢价出现回吐。

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当周俄罗斯原油运载油轮数量28艘,环比前一周增加2艘;同时俄罗斯原油海运量也有所提升,其中运往土耳其的数量快速增长,截至1月19日当周的原油出口量达52万桶/日,处于2022年俄乌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

需求端同样利空较多,美国汽车协会(AAA)表示,由于冬季已经过半,因此燃料需求可能将从季节性高峰逐步回落。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1月31日的月度报告,美国11月石油总需求、馏分油需求、汽油需求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 2.3%、8.4%、0.4%。

此外,美联储不降息操作也利空国际油价走势。美联储1月29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0%之间不变。美国经济分析局1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剔除波动性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1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2%,继续上行。

关税或成利空

对于后续国际油价走势,业内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是近期关注重点。

2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关税,记者了解到,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加拿大在美国原油进口中的份额在过去十年中稳步增长。目前占美国原油进口的60%,约占美国炼油厂投入的四分之一。除此之外,墨西哥也是美国的重要原油供应国。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关税将提高美国炼油厂获取加拿大和墨西哥原油的成本,可能降低其加工利润,导致减产,进而减少对原油的需求,给原油期货价格带来下行压力。同时,加征关税将引发全球经济放缓担忧,而经济增长疲软将拖累石油需求,对原油形成负面影响。

在此背景下,下一轮国内油价向下调整概率较大。据金联创测算,截至2月7日第一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72.45美元/桶,变化率为-5.70%,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下调240元/吨。

隆众资讯原油分析师李彦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本轮周期内特朗普提升美国原油产量和加征关税等政策带来利空,导致积累的跌幅较为明显,下一轮周期开局即具备较大下行幅度。整体来看,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下调的概率较大。

仇晓告诉记者,国际原油方面,还需关注美国对于中东某国石油出口降至零的制裁指令,能否给予油价底部支撑,短期来看则延续宽幅震荡偏弱行情。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