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称“国轩高科”已经实现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意味着固态电池离在新能源车上普及又近了一步。固态电池如果真能成功量产,那之前风靡一时的换电站模式是不是就要成为历史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固态电池的印象大多来自电池厂商的宣传,似乎它具有更长的续航、更加安全、充电更快等一系列优势。但这些亮眼的数字,毕竟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能否兑现还要打上问号。



其实,固态电池的技术就像当年数码相机代替胶片相机一样,刚开始数码相机的清晰度和成像效果远不及胶片,直到数码技术突飞猛进,像素达到千万级,再加上修图软件的帮助,才真正让胶片相机彻底“下岗”。固态电池虽然被很多厂商吹得天花乱坠,但要想在市场上普及,距离成熟阶段还有一段路要走。



目前固态电池之所以还没有真正量产,最大的原因就是其性价比远不如现有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虽然不少公司,包括丰田、比亚迪、宁德时代甚至华为,都表示自己掌握了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但最乐观的预测也得等到2027年,甚至到了那个时候,能有多少新能源车装备固态电池仍然是个谜。



因为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太高,技术尚不够成熟,短期内它无法和现有的传统电池竞争。新能源车虽然热度不断上升,但消费者始终会更关心性价比。单纯的技术优势对车主吸引力有限,只有在价格更具竞争力、续航表现更加出色时,才能真正打破市场格局。

固态电池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远的续航里程,但它的充电速度仍然不能与传统燃油车的加油速度相提并论。



有人预测,固态电池在2030年前的充电速度也只是能达到“10-20分钟充至80%”,而燃油车加油最快的时间都不超过5分钟。也就是说,固态电池想要在充电速度上追赶燃油车,至少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甚至可能远超2030年。

因此,即使固态电池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量产,2030年前它并不会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主力军。相反,插电混动增程电动车的出现,凭借较低的价格和较长的续航,成为了一种相对更为实惠的选择。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固态电池的市场推动力依旧有限,尤其在低价格区间的大众新能源车市场,固态电池的优势并不明显。



当然,固态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安全性。它几乎不可能发生燃烧事故,对于一些对安全非常看重的高端用户来说,这一点非常有吸引力。但对于大部分10万-20万价位的普通消费者而言,电池的安全性可能远不如防撞梁的厚度那么直观和实用。

综合来看,固态电池在未来确实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短期内,它不会完全取代现有的液态电池。它的续航和充电问题依然是个长期难以解决的瓶颈。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换电站仍然是电动车领域不可忽视的解决方案。



换电站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快速换电,弥补电池充电慢的不足,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续航体验,特别是对于长途出行来说,这一方案仍然比等待充电更加高效。

特别是在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换电站也能帮助车主避免因电池技术限制带来的不便,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



总的来说,固态电池虽是未来的趋势,但在2030年前,它将与传统电池并存,而换电站则会依旧在新能源汽车的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固态电池需要时间来突破技术瓶颈,而换电站的模式,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仍然是电动车行业中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不妨多一些耐心,等待固态电池技术逐步成熟,未来的电动汽车将变得更加智能、便捷,而换电站的出现,也会进一步推动电动车的普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