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九早上九点,河南博物院门口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民网 常力元摄


孩子们围在文物展柜前,认真听讲解。人民网 常力元摄


小游客与数字化展品互动。人民网 常力元摄


游客在文物前拍照打卡。人民网 常力元摄


游客在莲鹤方壶前拍照打卡。人民网 常力元摄


小游客使用讲解设备,扫文物看解说。人民网 常力元摄


小游客认真听讲解。人民网 常力元摄


小游客观看文物图片资料。人民网 常力元摄


孩子们围在文物展柜前,认真听讲解。人民网 常力元摄


孩子们围在文物展柜前,认真听讲解。人民网 常力元摄


孩子们围在文物展柜前,认真听讲解。人民网 常力元摄


孩子们围在文物展柜前,认真听讲解。人民网 常力元摄

人民网郑州2月7日电(常力元)2月6日,大年初九,早上九点,尽管寒意袭人,但河南博物院门口早已排起了蜿蜒曲折的队伍。这一天,20个家庭带着孩子,满怀期待地参加“豫见国宝”研学活动,共同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步入展厅,孩子们便被眼前珍贵的文物吸引。“大家看,这件青铜器上的纹饰,讲述的是商周时期的故事……”讲解员声音温和而富有感染力,她指着一件件藏品,讲述着它们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围拢过来,有的踮起脚尖,有的歪着脑袋,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渴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人群中,一个全神贯注的男孩格外引人注目。他叫王烁普,今年上小学六年级。趁着寒假,他和妈妈、弟弟从东莞专程来到河南博物院。“我从小在国外长大,一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充满好奇。妈妈说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我一定要来看看。”王烁普用流利的中文分享道。

参观过程中,王烁普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展柜里的文物上,不时地掏出笔记本记录。参观结束后,他兴奋地说:“像神话一样!原来我们的历史这么悠久,工艺如此精湛,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真的很厉害!”接下来,王烁普和家人计划前往安阳殷墟博物馆,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深邃奥秘。

“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文化需要传承,而传承从孩子开始。给孩子播种热爱历史文化的种子,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新年礼物。”一位家长感慨道。

据了解,蛇年春节八天假期里,河南博物院共接待游客10.15万人次,河南省外游客占比66.9%。为满足儿童、青少年群体及亲子受众的需求,河南博物院举办了“文物贪吃蛇”“背上行囊去考古”“文物生僻字大挑战”“衣带汉韵·馆藏古今”“豫见国宝”“博古通今探索行”等博物馆主题活动,为3000余名孩子带来了知识与快乐,让这个春节充满了文化的温度和历史的深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