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招生即将来临,在去年招生工作者打了一场漂亮“翻身仗”的哈工大,今年却陷入了舆论的风波。哈工大不仅是C9高校成员之一,更有着“国防七子、大国重器“等诸多美誉”,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但碍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发展受限。

而在“专业为王”的时代下,专业选择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重大,用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来说:如果专业太“天坑”,即便是985高校的毕业生,依旧有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这也是家长们对哈工大“信任崩塌”的原因所在,哈工大的工科实验班,在24年的招生计划中吸引了不少家长的关注,然而工科实验班分为普通类工科实验班和国家专项类实验班,后者是专门针对农村学生而开展的专项计划。



家长对哈工大“信任崩塌”:把天坑专业丢给农村娃,失业谁负责?

国家专项计划招收对象为边远、脱贫、民族地区的农村考生。报考条件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农村户籍,且在户籍所在县的高中连续就读三年。这一政策本意在于促进教育公平,帮助农村学子通过高等教育改变命运。

可哈工大国家专项计划的工科实验班中,设置的专业,几乎都是近些年来就业惨淡的“天坑专业”。



像智能土木类;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类;新材料化工类。这些专业即使冠以"智能"之名,本质上也是换汤不换药。就业市场的过度饱和,直接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陷入困境,最终体现出的结果就是——家长和学生们都不愿报考这类“天坑专业”。

但倘若只是如此,家长们也不会对哈工大“信任崩塌”,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针对农村考生的专业基本上都是“天坑”,而普通类工科实验班的专业,不仅是当下的热门,更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潜力,两相对比之下,家长难免寒心。



哈工大的四大普通类工科试验班分别是:哈工大的院士特色班、未来技术拔尖班;行业与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AI先进技术领军班。这些专业紧跟时代发展,涵盖了人工智能、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热门领域,无论是深造还是就业,都与土木、生化环材等这类专业,境遇是天壤之别。

谁是“天”,谁是“壤”,答案显而易见。单说这些热门专业的培养方案,都是在严谨中追求卓越。哈工大为这些专业配备顶尖师资力量,投入大量教学资源,学生入学后不仅能接触到前沿科技,还有机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而反观“天坑专业”,即便是哈工大毕业的学生,也恐将面对毕业即失业的难题,届时又有谁能来负责呢?



农村娃的教育试错成本更低,高校应主动承担起保证教育公平的使命

不少家长对于985高校这一起点有着远超自身理解的自信,认为哪怕是土木这样的寒冬专业,985本科毕业后即便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能通过读研来进一步深造。

但持有这种观点的家长,笔者想发自内心的问你们一句:你们真的是农村家长吗?你们能切身体会到农村娃和农村父母的处境吗?



农村娃的教育,试错成本更低。多少家庭连托举出一个大学生都是竭尽全力,他们是否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继续托举孩子深造学历,答案未必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农村学子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进入名校,他们比城市的考生更加期待,能通过优质高等教育实现阶层跨越。如果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不佳,毫无疑问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和命运产生沉重的打击。



教育资源配置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性,而高校招生工作更是牵动万千学子命运。高校专业设置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更承载着促进教育公平、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

因此站在这个角度,985优质院校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在专业设置上多下功夫,既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也要关注不同群体考生的需求,为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高等教育使命背后的真正深意。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