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22时,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的高山玫瑰园,气象部门监测到12级大风。高山玫瑰园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涧沟村,村庄海拔820米,比监测点所在的高山玫瑰园低400米左右,从村委会开车到高山玫瑰园,只需要10多分钟。

“安然无恙,有惊无险。”2月7日早晨,涧沟村村支书赵志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按照此前说法,8级是大风,9级是“烈风”,10级就能损害房屋,11、12级“陆上少见”。但或许只是瞬时风力,或许只是高空“路过”?赵志强发现,与号称12级的大风“擦肩而过”,这个今年还要办国际月季大会的村子,房屋、道路、车辆,一切安好,就连钢架支撑的古树,也安然无恙,山上的玫瑰园同样没有遭遇危险,园区的建筑完好无损。一切安好当然是最好的结局,但其中到底有什么门道,其实村里人也挺希望有个气象学上的解读。


2月7日上午,妙峰山镇高山玫瑰园,大风过后,碧空如洗。赵志强 摄

橙色预警中他们做好了一切准备

据北京市气象局发布的消息,2月6日,北京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大风降温过程。在2月6日22时,北京记录到出现12级风的站数为2个,分别为门头沟的高山玫瑰园(35.3米/秒)和灵山(33.1米/秒)。

高山玫瑰园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涧沟村,是涧沟村多年建设的现代产业园,也是京西知名的旅游打卡地,海拔1200多米,种植面积约800亩左右,种植着60多万株玫瑰。

涧沟村位于高山玫瑰园下方,一处海拔820米左右的小盆地中,是距离玫瑰园最近的地方。赵志强介绍,早在2月4日,村里就接到了大风的通知,2月6日上午,接到了橙色预警的通知,按照应急预案,检查应急物资,安排值守人员,通过微信群、大喇叭通知村民注意事项,“主要是提醒大家,大风天气,夜间减少出行,不可野外用火等。此外,在橙色预警之后,我们还在上山的路上安排人值班,劝返游客。”

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的灵山,也是记录到12级大风的点位之一。而位于灵山的江水河村,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村庄,村口海拔1400多米。江水河村第一书记鲁琪,也同样值了一夜班。他告诉记者,风速30多米的监测站,在村庄头顶的山上,村里的海拔低一点,而且有山阻挡,风虽然很大,但他估计没有监测点那么大。不过,江水河村是一个风口,确实能感受到大风的呼啸。

亲历者说:村里连大树都没事

2月6日晚上,赵志强在村委会值了一夜班,预警启动之后,村里24小时有人值班,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

入夜后,风越来越大,赵志强的手机一直拿在手里,白天已经通知所有村民,任何突发情况,都要第一时间告知村里,以便随时应对。仓库里有发电机、水、食物等,这些应急物资常年储备,主要是为每年防汛,但像这样的大风天气,也可能用得上,要仔细检查一遍,万一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用。

一直到早晨,村里都没有发生突发情况,天刚亮的时候,赵志强就和村干部们开始在村里巡查,古树、房屋、道路、停车场,一切安好,就连钢架支撑的大树,也安然无恙。


2月7日上午,村里钢架支撑的大树也安然无恙。赵志强 摄

随后,赵志强和同事们开始巡查山顶上的玫瑰园,玫瑰园同样没有遭遇危险,园区的建筑也完好无损。

玫瑰园是一片高低错落的梯田,玫瑰还没有发芽,山上气候凉,玫瑰发芽要到4月以后,花期在5月底到6月。一夜大风之后,碧空如洗,层层叠叠的梯田,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干净和美好。


2月7日上午,蓝天下,玫瑰园的梯田静待发芽。赵志强 摄

江水河村也同样安全度过了大风,鲁琪说,早晨巡查的时候,村里的人、物都安全,一切无恙。

山上的村庄今年要开国际月季大会

北方的山村中,冬季常住人口较少,许多人进城过冬。在清水镇江水河村,常住人口只有几十人,而妙峰山镇涧沟村,常住人口稍多一些,大约有170人。过了冬天,人们会渐渐回归,在村里操持产业,经营生活。

位于灵山的江水河村,村里许多人家都开民宿,到了春季,旅游旺季开启,人们回到村里,接待游客。尤其是京蔚高速开通之后,从城区到村里,只需要1小时左右车程,游客变得更多了。


2月7日上午,江水河村。鲁琪 摄

涧沟村的高山玫瑰园,是村里的主要产业之一,每年观光收入有200多万元。这里种植的玫瑰,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村里还开发了玫瑰饼、玫瑰酱、玫瑰茶、玫瑰油等各种玫瑰产品,许多村民以此为业。

妙峰山玫瑰远近知名,记者了解到,就在2025年玫瑰花开的时候,国际月季大会将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举办,这是国际月季大会举办40年来首次落户中国,涧沟村就是会场之一,“我们村里也做好了一切准备,把最美的玫瑰呈现给大家。”赵志强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