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罗

春节期间我回了老家,游戏机都留在了北京,手机里能让人一直玩下去的游戏只有《小丑牌》。于是假期里,我大多是靠看直播和视频来满足自己的游戏需求——就算玩不到,看看也好。

这段时间,我看得最多的是B站一位Up主“怀旧游戏大本营”。看名字就知道,这位Up主的视频都是老游戏——确切点说,绝大部分都是FC、街机老游戏。视频标题里大多带着“假如妈妈还有×分钟到家”“假如妈妈只让你玩×分钟游戏”的字眼,具体内容自然是在“×分钟”之内大秀操作,通关游戏。

还有的视频会额外加些限定条件,比如“《魂斗罗》最少开枪挑战”“《魂斗罗》只用F弹挑战”等等。这就比单纯追求速度的速通又多了些趣味。这些高光操作里有不少是玩家投稿、Up主再统一发布的,相当一部分视频带上了投稿玩家的ID。


对于高手来说,武器不重要

坦白地说,我一开始就是被“假如妈妈还有×分钟到家”这个噱头吸引的,因为我小时候确实有过类似的经历。趁着家长还没下班,偷偷把游戏机(那时候,能买得起正版FC的家庭凤毛麟角,大部分孩子玩的是“小霸王”)拿出来,接上电视玩一会儿,然后数着家长到家的时间极限关机、收拾,做出一副乖巧好学生的样子。

这同样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一开始,这种方式还奏效;次数多了,家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摸电视,如果热得烫手,一顿骂是免不了的;后来,小孩们又想出了毛巾蘸冷水擦电视之类的降温方法,同班同学之间还会交流经验,而家长又会“进化”出更多检测手段……回想起来,真是斗得不亦乐乎。而我自己的经验是,与其斗来斗去,不如直接摊牌——因为当时学习成绩还可以,父母倒是允许我玩游戏,只是怕玩多了伤眼,加上偷玩游戏耍小聪明,才朝我发火。等到约定好了玩游戏的时间和频率,我也就能光明正大地“超级玛丽”“魂斗罗”“雪人兄弟”了。

不过,如今再看到这些速通老游戏视频,我也不禁感慨:原来这些游戏竟然这么短!《魂斗罗》只有8关,《成龙踢馆》(Spatan X)5关、《马戏团》5关、《火箭车》(Road Fighter)4关……想当年我不知玩了多少次、直到游戏机淘汰了都没打过的关卡,高手们却能一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悲喜果然并不相通。


真的很讨厌这种扔飞刀(还有扔回旋镖)的小怪

如今,我当然可以总结出很多原因,来解释FC、街机游戏们为什么那么短。但在当时,玩游戏的时间无比宝贵,我却没有现在这样“再打不过老娘不干了”的躺平心态,虽然一次又一次失败,但也一次又一次挑战,一款游戏的时间也因此而延长。这些“被延长”的时间,大概就是我和游戏一起度过的、菜并快乐着的童年了。

后来,我也尝试着学习背板,靠熟练度来提升游戏水平。但也许是时间不足,也许是耐心不够,即使背板,我也很难做到像高手那样行云流水、一命通关,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夸张的死法……放到现在,说不定能在搞笑游戏博主赛道上闯出一片天地。


第一次看到画面上有超人飞过,还以为触发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是个彩蛋

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会对“速通怀旧游戏”感兴趣吧。看那些玩家在几分钟里就打通了我曾经无能为力的游戏,就像时间被压缩起来、成为一些回忆的锚点——相应地,它们也能随时被展开,让我联想起一个个单纯地玩着游戏的下午。那种独一无二的快乐,哪怕是后来玩过无数3A大作、体验过华丽画面和精美设计之后,也难以替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