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观新闻报道,美国新一任国务卿鲁比奥主动和中方通话。通话中,鲁比奥表态称,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这句话一出,让民进党当局最近的“努力”,看起来像个笑话,民进党当局刚刚派出了代表团,出席美国新一任总统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民进党当局一直在到处吹嘘这趟行程所谓的“外交成绩”:代表团站的位置“距离特朗普仅25米”。距离近,关系似乎显得也“近”。但代表团在出发前,就接到美国的通知:台湾代表团不能参加典礼!最后,这个代表团是找到了会场游客中心,才总算挤了进去。
事实上,目前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现在的共和党政府几乎是没有任何交流的。他们说的“驻美经验”更多的是和民主党之间互动。根据美国一些内部人士的说法,现在台当局还没有接触到特朗普的核心团队,只能接触到共和党的一些中层领导,或者中层管理。核心官员对他们的“台独”非常谨慎,甚至不敢出现之前民主党搞的那种“互动”。对特朗普来说,这件事情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鲁比奥(资料图)
鲁比奥的表态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特朗普阵营的介入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对于中国大陆来说,美国内部的分裂无疑是一个机会;而对于台湾当局来说,这种分裂却可能是一场噩梦。从事件的结果看,美国国内要求“弃台”的声音越来越多。一些人认为,台湾问题不仅让美国陷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可能拖垮美国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阵营的和平信号可能会得到更多支持。
美国国债已突破36万亿大关,这让美国每年都要为利息头疼,对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美国暂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采取示软态度,希望中国能宽容一些。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外交原则,只要美国不再对中国构成威胁,我们自然不会对美采取强硬措施。
鲁比奥(资料图)
多年来,美国对台军援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战略回报,反而加重了财政负担。这让很多美国民众开始质疑,为什么要把纳税人的钱用在一个对美国本身毫无生死关系的地方?这场舆论风暴让特朗普的决定显得更加合理,但也让台当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状态。他们的“台独”幻想彻底破灭,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很多人直言,长期以来,他们被虚假的安全感蒙蔽了双眼。过去那种“美国会永远保护我们”的信念,如今看起来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台湾历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943年,中美英三国政府联合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旨在结束二战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款必将实施”。联合国文件更明确把台湾定位于中国的一个省。这些都充分表明,台湾问题百分百是中国的内政。台湾从来不是,今后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这是基本历史事实和国际社会共识。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会对进口美国的基础金属、芯片半导体等全面课征关税。由于中国台湾地区主要为全球芯片代工,特朗普也特别点名台湾在芯片市场占比达98%。岛内舆论担忧,特朗普的目标可能很明确,芯片产业必须把大量产能搬去美国,关税大棒也很快就会敲下。郭雅慧也在除夕夜紧急回应,宣称双方长期在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领域上,“互助合作且互信良好,关系紧密,共创双赢”。
特朗普公开宣布,要对中国台湾地区出口到美国的芯片征收高额关税,比例可能高达25%、50%甚至100%。他还威胁说,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就可以免税,但是美国政府一分钱都不会出,因为台积电有的是钱,必须自己投资。特朗普目前还仅仅是发出威胁,并没有把对台湾产品的新关税落到实处。但是以特朗普的手段及赖清德当局的政治处境,美国可能随时把这样的政策落地。对台积电生产的芯片征收高额关税,这是美国新政府组合拳中的一环。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提高电脑芯片、半导体、药品与钢铁等产品的进口关税,不仅希望这些产品能够回到美国生产,也否定拜登“芯片法案”与补助计划,且特朗普再次点名中国台湾地区。对此,李彦秀表示,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针对中国台湾地区芯片制造发表谈话,去年7月与10月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称“中国台湾地区把我们生意都抢走了,应该阻止他们,向他们征收关税”“中国台湾地区抢走了我们100%的芯片生意”“如果要美国保护,就该缴保护费”。
特朗普认为,高额关税才是让企业回美国建厂的“激励政策”。于是,他提出,对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芯片征收100%的关税。这个政策,说白了就是要逼中国台湾地区的芯片厂把生产线搬到美国。台当局连夜开会,随后对外发布声明。他们强调,中国台湾地区的芯片代工模式不但对岛内经济至关重要,也同样为美国科技产业提供了支持。换句话说,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芯片领域是“命运共同体”,合作才能双赢。
芯片(资料图)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施压,更是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种手段。近年来,美国内部关于“台湾问题”的讨论日益增多。一部分政客甚至公开表示,中国台湾地区可以作为与中国大陆谈判的筹码。这样的声音,显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美国对台海局势的态度,始终是“利益优先”。从特朗普的关税计划来看,他的目的并不仅限于半导体产业,而是希望通过经济手段进一步强化对台的控制力。对于台当局来说,这种“友谊”无疑是极其危险的。毕竟,当“筹码”失去了利用价值,随时可能被抛弃。
从政治角度来看,特朗普的这次表态并非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更像是一场政治秀。在美国,芯片产业一直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朗普通过关税政策,试图向选民展示他对“美国制造”的承诺,同时也在向拜登政府宣战,批评其芯片法案的无效性。然而,这种政治操作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关税政策真的实施,不仅会导致科技行业的混乱,还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特朗普的“关税牌”虽然看上去气势汹汹,但背后却充满了不确定性。有人说,这种政策更像是一场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