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冯德莱恩无路可走,只能对中国作出让步。然而让欧盟没想到的是,中方很快发来一份通知,作出一项让欧洲始料不及的人事任命,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的首轮关税战,并没有把欧盟视为目标。然而,欧盟高层已经坐立不安,因为特朗普在最新的表态中,明确表示欧盟就是下一个加税对象。法国总统马克龙预言的“特朗普上台后,欧盟将陷入与中美的双重贸易战”,即将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此前多次破坏中欧关系,一手主导了对华电动汽车加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罕见对华释放缓和信号,声称要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还强调中欧关系是“全球最重要、最复杂的关系之一”。
那么,如何看待冯德莱恩的这番表态?
事实上,欧盟虽然有27个成员国,经济体量仅次于美国,但他们的综合实力并不强大。不过,靠着成员国数量众多,欧盟可以维持一种“文明世界人多势众”的假象。虽然本身没有什么靠谱的力量,但因为欧盟成员很多,而且在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方面有“高度共性”,这就构建了一个“西方不可挑战”的思想钢印。
但欧盟没有想到,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赤裸裸展现了“利益野兽”的真面目,毫不掩饰向欧盟国家丹麦索要格陵兰岛。但对这个情况,欧盟直到现在都没有正面发声。特朗普的这个做法,直接击碎了欧盟“文明世界人多势众”的假象,把后者虚弱的一面完全展示出来。连领土问题都无法应对,欧盟还能在其他问题上作出有效举措?
而且,欧盟看似是欧洲一体化的象征,实则变成了两大龙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殖民地”。法德吸收欧洲各国的劳动力,并将多个国家镶嵌在自己的金融、制造业体系中。这种情况,使得欧盟普通民众并没有从欧洲一体化中获得多少利润,但他们却要承担维持欧盟的成本。因此我们看到,欧盟的GDP总量在提升,但民众的生活没有实质性改善,缴纳的税款也没有用在国家发展上。而且,欧盟高层还出于“意识形态”等因素,不考虑欧盟的利益,作出援乌等举动,更让欧洲民众不满,这也让欧洲右翼快速崛起。
因此,面对特朗普准备进行的关税战,欧盟毫无抵抗的能力,只能寻求中国的帮助。然而,就在冯德莱恩释放缓和信号后,不到24小时,中方就通知欧盟,前驻法大使卢沙野将出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代表。这个人事任命,让欧洲始料不及,因为卢大使可以说是他们最不想打交道的外交官。在担任驻法大使时,卢沙野多次毫不留情指出欧洲的问题,这让不少欧盟政客觉得“颜面无关”。甚至有欧洲议员公开要求法国采取行动,驱逐卢沙野大使。结果,卢大使卸任回国后,又要以新身份重返欧洲。很明显,中方就是告诉欧盟,摆好自己的位置,中国不会惯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