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宣布将42家中国实体列入了出口管制的“最终用户清单”, 使受日本出口管制的中国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数量达到约110家。更新后的名单将从2月5日起生效。


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进一步加剧了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此次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主要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及其它高科技领域。

01.

日本政府的决定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1月31日发布声明称,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决定加强对先进处理器、量子计算机用低温冷却器以及光刻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外国企业出口管制措施。这其中包括对中国42家实体的具体限制措施,其中包括中国公司、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这些企业被指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可能对日本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根据《日本时报》引述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报道,新政策将于5月正式颁布,届时相关企业向海外销售这些高科技产品前,必须先获得出口许可证。此次出口管制措施的出台,旨在防止这些产品被用于军事应用,例如先进芯片用于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的计算能力,量子计算机则可能用于破解加密,日本官员强调这些措施并非针对特定国家。

尽管日本政府并未公开具体的企业名单和详细的制裁理由,但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与美国近期对华科技封锁政策步调一致。


02.

对受影响企业的分析

根据媒体报道,这次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企业多为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参与者。这些企业在芯片设计、制造以及相关设备的研发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一旦受到日本出口管制措施的影响,它们可能会面临关键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供应中断的风险,进而影响到生产和研发进度。例如,一些依赖日本进口光刻胶等精细化学品的企业,将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商或调整生产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链断裂问题。

尽管贸易限制日益加紧,但日本企业仍受益于中国企业对芯片制造设备的强劲需求,去年此类工具的销售额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随着企业评估潜在的关键市场损失,这些新管控措施对日本科技行业的长期影响仍不确定。

行业观察家认为,中国制造商为日本制造的生产设备创造了大量需求,但新政策可能会扰乱国际供应链并阻碍商业活动。

03.

业界反应

面对日本政府的这一举措,中国企业和行业协会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担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损害了中日两国间正常的商业往来,也对全球产业链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多家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寻求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等方式来降低对外部供应的依赖。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半导体等产业实施制裁打压。日方拟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将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干扰企业间正常商业往来,损害两国企业利益。当前,日方相关措施正在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我们希望日方听取业界理性声音,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及中日经贸合作大局出发,及时纠正相关做法,避免有关措施阻碍中日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方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我司推广的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