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亚冬之城”哈尔滨热情迎接八方来客(引题)
巾帼驾驶员将方向盘转出“国际范儿”(主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孔一涵
随着亚冬会的临近,“双亚冬之城”黑龙江哈尔滨正以高涨热情,准备迎接纷至沓来的国内外游客。在街头的车水马龙中,一辆辆出租车载着国内外游客穿梭于场馆与景点之间,出租车司机们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和热情待客的态度成为这座冰雪之城的“流动名片”。
“Hello,Good morning! Welcome to Harbin!(你好,早上好!欢迎来到哈尔滨!)”出租车司机李莉用英语向外国乘客热情地打着招呼,她的口音虽然还带着“东北味”,但已经非常流利。这名从业20年的“的姐”打开手机,里面详细记录着多种语言的常见问候语——这是她作为巾帼志愿服务队成员、巾帼驾驶员的“特殊装备”。
“我学得最好的是英语,也会一点俄语、日语、阿拉伯语和朝鲜语。”李莉说。谈到学习这些语言的契机,还要将时间倒回5个月前。
2024年9月,为助力亚冬会提供出行保障、展现巾帼志愿者良好风貌,黑龙江省妇联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亚冬会执委会、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龙运现代公司等单位共同组织了“燃动‘她力量’ 亚冬保畅行”巾帼驾驶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50名巾帼志愿驾驶员正式进入实训阶段。
“省妇联帮我们联系了黑龙江大学的专业教师,教我们多语种语言,有英语、俄语、日语、阿拉伯语和朝鲜语。”李莉说,为保证学习效果,除定期开启授课培训外,老师还专门制作了多语种培训手册和教学视频,并在全网发布,供更多驾驶员自主学习。“姐妹们很高兴能有机会跟专业的老师学习外语,作为哈尔滨人,大家也都想为亚冬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几个月的学习,让巾帼驾驶员们的出租车成了流动的“多语种服务站”。李莉笑道:“从前遇到外国乘客,只能大眼瞪小眼,全靠比画和翻译软件磕磕绊绊沟通,有时候连目的地都弄不明白,出一趟车一波三折。现在,司机姐妹们都会说几句外语,遇上外国乘客心里就不慌了。”
“祝你平安!欢迎来到哈尔滨!”和李莉一同参加培训的巾帼驾驶员骄傲地展示了她的阿拉伯语。
出租车是外国乘客接触哈尔滨的第一窗口,一名名像李莉一样的司机用语言打破隔阂,用服务传递友谊,将方向盘转出了“国际范儿”。“我很期待在亚冬会期间拉到外国乘客,说上几句外语,展示一下学习成果。”李莉笑着说,“如果有乘客因为我的服务而感到惊喜,喜欢上热情好客的哈尔滨,我会非常骄傲。”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