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奶致癌论”的荒谬剖析与科学反驳
作者:怀疑探索者
近日,竟有反对转基因的人士又抛出荒诞至极的言论,比如一个网名叫做“大路铺子的居士”的人——此人长年累月的反对转基因,反对疫苗,反对进化论,反对相对论,反对现代医学,辱骂何祚庥院士——它竟然胡扯“断奶前的婴儿喝牛奶还算勉强有益,但是断奶后牛奶便成极度危险食品,会引发感冒、胃窦炎、结肠炎和癌症”。
它甚至还将中国癌症比例升高与牛奶产量高进行了强行关联,大放厥词说“如果中国人持续饮用牛奶,就会不断造成癌症”。这样毫无根据的垃圾谣言,实在是对公众认知的严重误导,必须予以有力的驳斥。
牛奶
从科学依据层面来看,世界卫生组织(WHO)、各国权威医学机构以及大量专业研究都表明,适量饮用牛奶对人体健康有益。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比例也与人体需求接近,消化率高,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丰富的钙元素更是牛奶的一大亮点,钙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关键营养素,有助于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而且,大量的临床研究和长期跟踪调查都未发现牛奶与感冒、胃窦炎、结肠炎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在癌症关联方面,所谓“牛奶致癌”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等权威组织,对各类致癌因素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在众多的研究报告中,并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牛奶会致癌。癌症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是由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不合理饮食结构)、环境因素(如化学污染、辐射)以及慢性感染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将癌症发病率上升简单归咎于牛奶产量高,无疑是对癌症成因的极度无知和片面解读。
再看中国癌症比例升高的真实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群体增多,而癌症的发病率本身就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吸烟率居高不下、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习惯普及、运动量不足,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像工业废气废水排放、汽车尾气污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癌症的发病风险。把这些复杂因素视而不见,却将罪责强加于牛奶,实在荒谬。
中国的牛奶产量增长,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对营养需求增加的正常结果。牛奶产业的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营养来源,对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应依据科学事实和理性判断,看待牛奶在饮食结构中的地位,而不是被这类毫无根据的谣言所左右。对于这类恶意造谣诽谤、扰乱公众认知的行为,我们必须保持警惕,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被谣言笼罩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