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2月7日讯(通讯员 杜昕芸 黄晓丽 记者 权立通)为进一步提升全省“海洋大集”品牌影响力,福山区门楼街道抢抓春节机遇,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丰富春节特色文旅服务和文旅产品供给,扎实推动文旅服务提档升级。

春节期间,福山区门楼街道“强基工程”新春特别行动之新春游园会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相聚门楼街道,赏新春美景、看民俗表演、品传统美食。此次游园会通过深度整合自然景观、文旅产品、非遗技艺、民俗文化、手工体验、农事研学等多维度资源,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拉动文旅消费近百万元,全面叫响了“青山银湖,趣游门楼”文化旅游品牌。

文艺表演深入田间地头,“大棚边的游园会”人气爆棚。春节期间,门楼街道组织各村居、社区精心策划独具特色的文旅活动,将传统年俗与现代休闲深度融合,为游客打造多元节日体验,吸引市民走出家门,共赴新春之约。大年初一,在门楼街道西马疃村,“大棚边的游园会”火热开演。乐队演出、海阳大秧歌、汉服舞蹈、小丑互动等精彩节目将气氛推向高潮。活动现场吸引游客4000余人,西马疃村党支部书记崔晓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与全体游客合唱爱国歌曲《歌唱祖国》,在新年伊始为祖国献上深情祝福。“打沙包”“跳皮筋”“弹玻璃球”等传统趣味游戏,拉满了广大游客的童年回忆。一大批“80后”“90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参与者通过完成游戏打卡,领取现金红包。现场派发现金红包总价值超过一万五千元,游客们在欢乐的游戏和互动中迎接新春,收获满满的祝福和欢乐。

传统民俗演进大街小巷,非遗项目轮番献艺。这个春节,门楼街道精心“烹制”了一桌丰盛的非遗文化惠民“大餐”,知民俗、展非遗、看表演,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街道搭台,社区唱戏”,润东社区、卫城润景社区“迎新春非遗文创市集”成功举办,剪纸体验、葫芦烙画、花鸟鱼字画等非遗作品争相亮相,前来游览的市民在每个展位前驻足观赏,认真倾听非遗传承人的讲解介绍,详细了解展品的制作工艺、历史渊源、手艺传承。为展现具有门楼特色的民俗文化,门楼街道组织葛庄村非遗表演开山鼓与传统技艺高跷秧歌表演队伍共同献艺,翩翩舞动的秧歌、喜庆热闹的锣鼓,精彩纷呈的演出为市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组织集贤村、绍瑞口村、东碓村等村居的秧歌队伍利用春节假期排练演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文旅服务带动产业发展,年味礼品迎来销售旺季。为推动农文旅教融合发展,门楼街道积极延伸产业链,在指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创新开展“新农人培育计划”,通过培训农民直播带货、网上销售等技巧方法,让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春风”。从腊月开始,门楼街道石臼、周家岘等村的大饽饽就迎来热销季。枣饽饽、豆饽饽、开口笑大饽饽……品种繁多,每种都承托着家乡的味道。在传统线下销售的基础上,利用微信、抖音等网上销售。腊月及春节期间,共销售大饽饽4万余个,年货订单80%来自电商平台,大饽饽搭上电商快车,销路越来越宽。石臼村村委会主任韩明霞介绍:“除了购买成品,游客还可以通过亲自动手、现场体验,沉浸式感受新春文化的独特魅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