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他曾经隐姓埋名30年,专业搞核潜艇。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中国的核潜艇能有如今的大发展,他功不可没,说他功在千秋,利在万代一点也不为过。
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的一个医学世家,父母皆是医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从小立志从医。然而,七七事变后,他目睹同胞被日寇欺凌,内心深受触动。时代的动荡和民族的苦难让他毅然转变志向,决心弃医学造船,以保家卫国。
1945 年,他考入国立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
1954 年,黄旭华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参与苏联援华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
1958 年,他被选中担任中国核潜艇工程副总工程师。从此以后开始了30年的隐姓埋名工作。
1961 年完成第一个核潜艇总体设计方案。
1970 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 “401” 顺利下水,1974 年正式交付海军,中国海军由此跨入 “核时代”。
从1958~1986年,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海丰探望双亲。在他隐姓埋名的30年里,家人联系不上他,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直到2013年,他的事迹逐渐被"曝光",亲友们才得知原委。
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顺道探视老母,95岁的母亲与儿子对视却无语凝噎,30年后再相见,62岁的黄旭华,也已双鬓染上白发。
黄旭华母子
黄旭华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哽咽着说:“妈,儿子不孝,让您受苦了。”
黄旭华紧紧握住母亲的手,讲述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成就,黄旭华激动地说:“妈,我们成功研制出了核潜艇,我们国家再也不用被别人欺负了。”
面对亲人,面对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默默无闻,30年期间他没有回过家一次,连父亲去世的消息,也是通过同事间接得知的。
他很伤心,但他必须要忍住,在他的眼里,有国才有家,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必须要做出这样的牺牲。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获得“共和国勋章”之后,2021年10月,他一次性向我国核潜艇科研机构捐赠1100万元,截止到目前,他获得国家的2000万元奖金已几乎全部捐了出来。
黄旭华先生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重要贡献者,他的去世是国家科技领域的重大损失。黄旭华先生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核潜艇研制工作,为中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格,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我们应当铭记他的功绩,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愿黄老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