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等媒体报道,近期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美印频繁互动,特朗普威胁金砖国家,印俄关系也出现微妙变化,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因素。先看美印之间的动态。一名白宫官员称,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印度总理莫迪下周访白宫。此前两人通话,讨论移民问题,还提及印度购买更多美国制造设备以及公平双边贸易关系的重要性。
美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之一,2023至2024财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超1180亿美元,印度对美贸易顺差达320亿美元 。特朗普曾以印度对美国产品征收高关税为由威胁征税,印度希望避免。从这些情况能看出,美印贸易关系存在不平衡,印度的顺差让美国不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施压让印度购买更多美国产品,平衡贸易差额。印度和美国外交官还在安排莫迪与特朗普2月在华盛顿会晤。
莫迪(资料图)
印度渴望加强与美国贸易关系,让本国公民更易获得技术工人签证,这两个议题将成为会晤重点。另外,加强技术和国防伙伴关系以及移民问题也可能被讨论。特朗普重返白宫引发印度对被征收关税的担忧,印度愿做让步吸引美国投资。在过往互动中,2020年2月特朗普访问印度,在莫迪政治故乡受10多万印度民众欢呼,还承诺达成贸易协议;2019年,两人在休斯顿举行“你好莫迪”集会,吸引5万印度裔美国人参加。美印之间的这些互动,表明印度在经济和人才发展上对美国有需求,而美国也想利用印度在贸易和地缘政治上获取利益。
再把目光转向特朗普对金砖国家的威胁。前不久,特朗普在自创社交媒体“真相社交”发文,称若金砖国家试图在国际贸易中创造美元替代品,美国将对其征收100%关税。金砖国家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不搞阵营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美国一直依靠美元霸权收割别国财富,如今金砖国家发展壮大,部分成员尝试在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像俄罗斯在油气贸易中部分使用卢布,这对美元霸权构成挑战,所以特朗普才会发出如此强硬的威胁。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国威胁,印度的态度却很耐人寻味。印度外交部公开表示目前没有去美元化的战略或政策,明显是在向美国示好。印度这么做,一是因为莫迪在筹划访问美国,不想在此时得罪美国;二是印度希望在特朗普任内促成与美国在多领域的合作。从这里能看出,印度在外交政策上,为了自身利益,选择在美元问题上向美国妥协,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金砖国家寻求平等经济合作、摆脱美元霸权束缚的方向。
与此同时,印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印度国防部宣布从俄罗斯采购反舰巡航导弹,这一举措增强了印度海军潜艇舰队作战能力。不过,印度拒绝加入由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和中国组成的“阿富汗问题四方机制”。印度拒绝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自去年7月莫迪访问俄罗斯后,印俄来往密度下降,双方在利益上存在分歧,随着俄乌冲突,俄罗斯遭西方孤立,印度有“跳船”的想法;其二,印度希望俄乌冲突持续,这样能获取大量廉价石油转卖获利,不希望俄罗斯把精力转移到阿富汗;其三,特朗普上台后可能挥舞关税大棒,莫迪安排近期访美确定美国对印政策,相比之下阿富汗问题对印度没那么重要。
莫迪和特朗普(资料图)
俄罗斯邀请印度加入机制,是因为在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被推翻后,其在中东战略萎缩,想拉拢印度壮大实力,但印度对俄罗斯处理中东问题的能力产生疑问,虽想插手阿富汗及中东事务,却不愿与俄罗斯一同参与。印俄关系的这些变化,反映出印度在国际事务中,根据自身利益随时调整外交策略,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试图寻找平衡。
从以上种种国际动态能发现,印度在外交政策上的摇摆不定。在美印关系上,为了贸易和技术合作,对美国的贸易威胁和美元霸权相关问题选择妥协;在金砖国家内部,面对美国对金砖国家的威胁,印度率先“服软”,公开表示不实施去美元化政策;在印俄关系上,因俄乌冲突和自身利益考量,对俄罗斯态度转冷,拒绝加入俄罗斯倡导的“阿富汗问题四方机制”。印度的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际合作的稳定性和团结性。
普京(资料图)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必须警惕印度这种为了自身短期利益而不断改变立场的行为。在国际合作中,各国都希望合作伙伴有稳定的立场和可靠的信誉。印度这种摇摆不定,可能会给国际合作项目带来变数,影响合作的顺利推进。比如在金砖国家合作中,印度的态度可能会影响金砖国家在经济合作、金融改革等方面的一致性和效率;在地区事务中,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态度,也可能影响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国际社会需要关注印度外交政策走向,通过沟通和协商,促使印度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遵循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一味地追逐自身私利,破坏国际合作大局。未来,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印度的外交政策将走向何方,又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金砖国家(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