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吃上一口热乎饭,不仅是老年人生活所需,也是子女心之所系。近年来,贵阳市辖区范围内开设了不少老年食堂,解决了老年人用餐难题,暖胃更暖心。

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截至目前,贵阳市已打造86家社区老年食堂。接下来,相关服务机构会在总结经验、评估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助餐服务网络。同时,也会在支持助餐场所在满足老人需求之余,为其他社会群体提供餐饮服务,进一步降低其运营成本,让老年食堂越办越好,持续为“银发经济”注入活力。

云岩区黔灵镇南垭路的社区老年食堂,160平方米的区域内,就餐大厅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临近中午饭点,10多道荤素搭配的菜品,陆续摆上自助打餐区。

“社区老年食堂搞得好,环境卫生、菜品好吃,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关心。”辖区居民封芝玉是老年食堂的常客,谈及身边的就餐好去处,她总是真诚点赞。

酸汤鱼、芙蓉蛋、炒杏鲍菇、炒菜苔、酸萝卜老鸭汤……午饭时间,不少老年居民在贵阳市花溪区阳光街道日间照料中心锻炼完后,步行不到3分钟就来到社区食堂,在学士社区志愿者的引导下自觉排队就餐。


花溪区阳光街道社区老年食堂

“儿女平时都要上班挺忙的,我一个人的午餐都是凑合着吃,社区食堂很好,吃饭问题都解决了。”小区居民王泽伟说,这里提供中晚餐,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餐10元,按营养和时令搭配的两荤两素一汤,十分方便。

清镇市湖城社区的老年食堂同样很受欢迎,该食堂由街道提供场地并减免租金,引入经营主体运营。这里为60岁以上老人及特殊人群办理餐饮卡,提供就餐折扣,还贴心地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目前,每天都有上百名居民来到这里就餐。

“菜品口味特别适合老年人,价格实惠分量足,我和老伴儿点三个小份菜就够吃了。”辖区居民陈秀英表示,在这里能够花小钱吃到实惠又方便的营养餐,热腾腾的饭菜吃着心里特舒坦。

记者了解到,贵阳市范围内的上述社区老年食堂能够稳定运营,离不开管理公司与属地部门的一系列有效举措。


社区老年食堂午间就餐情况

“社区老年食堂成立之初,就享受了民用电价、水价及物业费减免的优惠。菜品采用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制作的方式,降低了成本,从而能回馈居民更多实惠。”贵阳市百烩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在年说。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我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下,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满足多样化的身边养老服务需求。”贵阳市花溪区阳光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属地十字街社区养老服务站、学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阳光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共同为辖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日均供餐达180余人次。

清镇市青龙山街道湖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朱福敏也表示,社区和街道办会进行常态化监管,涵盖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及设施设备等各个方面,以确保食堂的规范运营。

“所有食材都是每天采买,每天制作的菜品都会留样,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全力保障食品安全。”清镇市青龙山街道湖城社区老年食堂工作人员包巧华补充道。


小志愿者服务就餐人员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贵阳市印发《贵阳贵安2024年示范性老年助餐点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各区(市、县)打造示范性老年助餐点,已为8个社区老年食堂发放8万元助餐补贴,并使用38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助力符合条件的食堂更新或购置设施设备。

贵州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丁荔告诉记者,如今,贵阳市老年食堂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在保障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社区营造了更温馨和谐的氛围,成为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记者 陈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