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编辑| 刘渔

图片来自官方

在电影市场低迷的背景下,谁也没有想到我们迎来了一个史上最强春节档

2025年春节档以创纪录的95.1亿元总票房落幕,其中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一枝独秀,以48.39亿元的票房领跑档期。

据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有望达到87亿元。据猫眼平台数据,截至2月6日14时,《哪吒2》票房已超58亿元,正式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元内地票房纪录,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哪吒2》的亮眼成绩,也推动了出品方光线传媒的热捧,光线传媒股价在节后首个交易日直接涨停,也成为了春节档最大赢家。


事实上,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在今年春节档的六部新片中,仅有《哪吒2》和《唐探1900》的最终票房预测值高于档期开始前的预测。

猫眼、淘票票两大票务平台对《哪吒2》的最终票房预测值均超过85亿元。按照该片39.24%的片方分账比例计算,若最终票房达到85亿元,片方将分得约33.35亿元。

这笔收益主要会由光线传媒及其关联公司获得。据天眼查数据,《哪吒2》的五家出品方中,四家均为光线传媒直接持股或通过子公司控股的企业。

其中,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由彩条屋持股30%,而彩条屋为光线传媒全资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另一家出品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则由导演杨宇控股51%。

根据光线传媒2月5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截至2月4日,公司从《哪吒2》获得的营业收入在9.5亿至10.1亿元区间。

以当日48.39亿元的票房计算,光线传媒在该片中的份额约为50%-53%。而该片的发行方也仅有光线传媒一家,这意味着光线传媒将在票房分账中获得更多收益。


回过头来看,《哪吒2》的成功当然也并不让人意外,毕竟《哪吒1》就已足够惊艳,并且打响了哪吒系列IP。

但颇为难得的是,无论是《哪吒1》还是《哪吒2》,技术实力、口碑评分都不俗,实现了叫好又叫座。据媒体报道,《哪吒2》采用了全新渲染技术,使单帧渲染时间较第一部缩短40%,同时画面质量得到提升。

事实上,光线传媒自2015年成立专门的动画制作公司彩条屋以来,持续押注动漫电影领域,构建中国神话IP宇宙。

但客观来看,光线传媒也并非每部电影都能取得《哪吒》系列的成绩,也确实有大量诸如《大鱼海棠》、《大护法》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电影。

因此市场有分析认为,光线传媒实际上还没有完全摸透动画电影的爆款规律,尚未构建出成熟的工业化生产方法论,这导致未来在新IP故事、原创动画故事类型电影上,依旧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详见《 》)

根据媒体报道,《哪吒2》约3亿元的制作成本已接近好莱坞动画电影水平。优质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普遍需要3-5年,《哪吒2》制作超5年、《大圣归来》续集至今未完成,期间人力成本和技术投入持续上升,就对影片的盈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哪吒2》与《黑神话悟空》有些类似,都是精工细化出爆款,但这也意味着投入较重、风险较大,一旦内容翻车损失也是巨大的。

对于整个电影市场来说,短剧、短视频已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行冲击。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短视频日均使用时长已超过120分钟,远高于观影时长。

据灯塔研究院数据,2024年全年电影票房仅425.02亿元,较2023年下滑23%。25岁以下观众占比降至21%,显示年轻观众正在流失。

此外,整个电影行业呈现出明显的"档期依赖"现象,2024年全国约4.5亿观影人次中,57%集中在春节档,这显然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尽管如此,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随着80后、90后成为家庭消费主力,市场对优质动画内容的需求不断上升。据业内预测,到2026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也就是说,电影市场一方面在快速萎缩,另一方面动画电影等细分品类在不断增长,整个行业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这样回过头来看,光线传媒对动画电影的押注,算是押对宝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稿件内容沟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号)

更多内容请关注

关注下方备用号,防止失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