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筱楠 褚大业
今天,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式在黑龙江哈尔滨拉开帷幕。运动激情点燃白色冰雪,也撬动经济收益。观众、游客蜂拥而至,特许经营商门店内人头攒动,赛事赞助商和相关冰雪企业摩拳擦掌……这一备受瞩目的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也将展示出中国冰雪经济蕴含的巨大潜力。
冰雪消费市场情况&冰雪经济市场规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游客在亚布力滑雪场尽享运动乐趣。
“跟着赛事去旅行”
上个冰雪季,“尔滨”爆火出圈。亚冬会的到来,则为冰城再“添把火”。黑龙江省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会会长于洋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随着亚冬会的到来,哈尔滨吸引众多来自国内外的观众和游客。“他们不仅在哈尔滨观赛,也将大大提振当地旅游经济、餐饮消费。今年显著的变化是游客的消费能力明显提升、自由行游客更多了,无论是在星级酒店还是东北民俗特色餐厅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而借着亚冬会的东风,当地多条地铁线路贯通,多个火车站完成铁路电气化改造,雪场、雪道及造雪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让游客的脚步走得更远、行程更丰富。”
于洋表示,近日一些城市周边的滑雪场和景区也呈现出“爆棚”状态。例如东北虎林园单日游客接待量超1万人,位于牡丹江市的 “中国雪乡”景区也达到每日2万游客的限流量。此外,还有很多南方研学机构,带领孩子们来到开幕式现场或亚冬会场馆,让更多孩子接近冰雪、爱上冰雪。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同比增长20.4%;黑龙江省累计接待游客2626.3万人次,游客花费达33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3%、23.8%。
而在亚冬会期间,哈尔滨市也将串联各大景区,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12条精品线路。亚冬会执委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市体育局局长柏志国表示,为持续提升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这个冬天,哈尔滨计划举办300余项大众冰雪运动赛事,吸引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参与冰雪运动。
“亚冬会对哈尔滨、黑龙江乃至全国的冰雪旅游、冰雪经济都将发挥出大型‘弹射器’的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元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亚冬会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冬季运动赛事。亚冬会将推动更多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夯实“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其次,亚冬会也将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和冰雪装备的全产业链发展。此外,亚冬会也将体现出对其他冰雪资源富集地区的综合带动作用,坚定其通过发展冰雪经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信心,促进当地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景区等相关场所的完善。
冰雪装备企业订单增长3倍
亚冬会不仅让哈尔滨旅游更火热,也为当地冰雪产业链带来增长动力。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李智博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目前滑雪器材的需求量明显提高,企业订单与去年相比增长了约3倍左右,个人消费需求也在增加。“亚冬会给我们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我们为亚冬会雪上医疗队赞助了一批滑雪板,很高兴能作为国产品牌亮相国际赛事。”就在不久前,该企业搬迁到新的现代化厂区,李智博将其称为“新的起点”。
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热潮给相关装备企业注入发展信心。黑龙江省出台的多份推动冰雪经济发展的文件中提到,黑龙江以冰刀、索道、雪服生产研发为代表的冰雪装备企业,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已形成冰雪场地装备、冰雪运动器材两个制造体系。
作为品牌展示和推广的平台,大型体育赛事往往吸引不少领域的赞助商。在冬季运动愈发受到关注、冰雪经济越来越火热的背景下,本届亚冬会官方赞助企业达到40家,数量远超上届亚冬会。其中多家企业曾赞助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大型赛事。这些企业不仅在赛事筹备、服务保障等方面为赛事提供支持,也对冰雪文化、科技进行全方位展示。
吸引多领域外资企业
一般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对相关产业链的推动作用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短期收益,还包括长期的产业协同和文化影响。于洋表示,亚冬会对当地冰雪产业的影响将是长期深远的。“这样的国际赛事,让相关机构和企业在推动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普及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方面都会依照国际标准进行,这不仅能防止‘跑偏’,也是对冰雪文化的全面提升。”
在这个雪季,冰雪热潮并不局限于哈尔滨。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北上冰雪游”是显著特点。新疆阿勒泰、吉林长春、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南方城市的室内滑雪场也愈发火热。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此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 2024—2025冰雪季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
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吸引了多领域外资企业关注。包括法国迪卡侬、德国博格纳等在内的运动品牌和外资酒店品牌纷纷前来淘金。迪卡侬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迪卡侬的销售数据,在2023—2024年雪季,中国滑雪板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展现出巨大潜力。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副主任何文义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过去两年中国冰雪运动消费群体迅速扩大,为中外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独特商业机会。得益于中国人口的巨大基数,估计几年内中国将一跃成为世界冰雪运动的最大单体市场。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为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提供舞台。
在市场潜力巨大的背景下,如何让冰雪发挥更大的经济能量、让冰雪体验更好满足市场需求?韩元军认为,要坚定培育大众冰雪市场,改革阻碍冰雪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更多具有中国冰雪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优化冰雪消费环境;推动冰雪全产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