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严肃但又活泼的历史爱好者,我个人虽然喜欢读小说,但是平时却不愿意推荐别人看。
因为众所周知,小说这种东西,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杜撰的,尤其是历史类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正史中的人物,往往会因为作者的偏好,而有很大的反差。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三国演义》,罗贯中在书中塑造的关二爷,是一个忠义有余,但又在本职工作上有很大缺陷的人。
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之后,都误认为蜀汉的失败,丞相的无力回天,都愿二爷的“大意失荆州”。
但是真正了解历史的人就会从知道,二爷从一个没有根基的逃犯,到镇守一方的大将,还能玩转水陆两栖,甚至当年仅凭一己之力,就要单挑魏、吴两方势力,要不是刘备的小舅子背后捅刀子,仅“威震华夏”四个字,恐怕都不足以形容二爷的功劳。
至于被罗贯中捧成完人的诸葛亮,他在托孤时,明明只被刘备授予了内政处置权,后来为什么又能领军北伐,这里的道道又有几人能看透......
所以小说这东西,往往看着非常爽,但实际上很容易就把你给带沟里去了,所以我一般是不愿意也不会给别人推荐小说看的。
但是今天却是个例外,因为我要推荐的这本书虽然也是小说,但是它其实比真正的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更有意义。
这本书的名字叫《胡雪岩全传》,大家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说是一本书,其实是一套书,这套书的作者叫高阳,在今天的大多数人眼里,高阳这名字,恐怕远不如胡雪岩这个名字更让人熟悉。
但是稍微对高阳这个人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高阳可不是一般的作家,高阳当年名头正盛时,坊间对他的评价是:有井水处有金庸(的小说),有村镇处有高阳(的小说)。
也就是说当年高阳在小说界的地位,是和金庸先生差不多的。
其实在我看来,高阳的文笔和对历史细节的把握,可能还要更胜金先生一筹,可能金先生的拥趸们,会对我这个评价表示反对。
但是只要你们真去看了高阳的书,就会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了,高阳写过很多书,那我为什么只推荐《胡雪岩全传》呢?
可能有很多对于胡雪岩这个红顶商人非常熟悉,但是他们可能不会知道,他们认识中的胡雪岩,甚至很多解读胡雪岩以及他的商道的书,其实都不是以真实历史为蓝本,而是以《胡雪岩全传》为蓝本的。
比如有关胡雪岩的第一桶金,很多人都认为,那是胡雪岩慧眼识人,投资了王有龄这个候补官员,然后凭借王有龄的官方资源,白手起家的开起属于自己的阜康钱庄。
但真实的历史又是什么呢,阜康钱庄并不是胡雪岩白手起家开办的,那其实是他老丈人的产业,后来他老丈人去世,家里有没有男丁继承,胡雪岩这才捡了漏,至于胡雪岩后来的创业,也原没有小说中写的那么神奇,红顶商人四个字,其实就把什么都说请了。
既然《胡雪岩全传》杜撰的内容居多,我为什么还要推荐这套小说呢?
因为这部小说有三个特点:
经商的人,几乎能从这本书里,学到全套的经商套路;
体制内的人,也能从这本书里,看到权力和金钱的秘密;
至于普通人,最不济也能学两手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因此我认为高阳的这套书,不能说是什么包罗万象,但却绝对含金量十足,无论什么身份的人都可以读,而且一定会有所收获,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高阳的文笔,那绝对不比金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