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使用燃气锅炉,每月天然气费用20余万元。使用沁北电厂蒸汽后,这项费用下降一半。”河南济源牧高乐饲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利坡说。

牧高乐公司位于济源梨林创新创业园区。这里入驻的多是“农字号”企业。由于园区与供汽企业沁北电厂距离较远,供汽方担心热力传输损耗大、成本高,相关配套服务不够完善,这里的企业只能“望汽兴叹”。

针对园内企业用汽需求,梨林镇与济源有关职能部门沟通,一方面与沁北电厂协商,开展热力管道铺设前期工作;另一方面协调园区9家用汽企业与沁北电厂签订供热协议。经过不懈努力,一系列举措有效解决了供汽、用汽双方担心的问题。这些企业实现用能模式转换,年可节约成本2000余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在协调上有较大难度。济源组建了19个营商环境“合力服务团”,由主要职能部门、开发区、镇、街道2550多人参与,通过一线调度机制,实行“经营主体点单,区镇街道吹哨,职能部门报到,合力组团服务”,综合协商、集中“会诊”、协同“作战”,帮助企业常态化解决棘手问题。

前不久,得知河南联洋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年产120万立方米新型环保建材项目后,玉泉街道合力服务团迅速对接相关部门,对涉企代办帮办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并建立台账,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确保了该项目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工程建设许可证等手续高效办理,并协调电力公司架设施工临时用电线路,有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企业所需,企业所盼,是我们提供精准服务的着力点。”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局长周奎明说。

设立“创业惠客厅”,组建“合力服务团”,开展“码上服务”马上办……济源不断拓宽营商环境的广度,全力打造“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营商环境。(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来源:经济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